至从在勤政殿分担政务以来,太子的身子骨似乎就逐渐消瘦,刚过苦夏,肉眼看着更是清瘦得厉害,比少年时期抽条看着还瘦。
身为从小教导太子经史子集、治国韬略的老师,谢太傅自然知道太子敏感多思的性子。
“殿下,您也要放宽心,虽说政务棘手,但您表现已经不错了,毕竟这才没多久,经验总是一步一步来的。”谢太傅语重心长道。
当今皇上....
算了,皇上是个例外。
二十岁出头登基继位,政务上手极快,更是心思深沉,谋略过人。没多久就压得朝堂众人乖顺臣服。
只看如今种种功绩,载入史册也是大盛朝排在前五的明君圣君,执政到现在,帝王心术更是炉火纯青,叫人愈发猜不透看不懂了。
而常被叫去勤政殿议政的大臣也多是孙相、夏尚书、刘尚书等重臣,无一不是官场上的人精,精通政务。
太子到底年轻,每次在勤政殿与这些人一起议政,难免会受到打击。思维跟不上,手段心机也差一筹,这可不就让他压力倍增嘛。
哎——
他要是没生病,肯定要跟着太子殿下去别宫,有他在一旁磨合一下,至少能让太子压力小一些。
一想到生病,谢太傅就想骂姚松林那老怪,要不是他,自己能生病?
不过这些现在提起也没用,重要的是接下来.....
“太子殿下,老臣斗胆,子嗣这一块,您还得加紧一些。”谢太傅斟酌着,如此说道。
王皇后也催促过太子子嗣之事,谢太傅自然知晓,他也不想给太子太大的子嗣压力,可现如今子嗣也是关键一环。而且如果能多几个子嗣,多几个优秀的小皇孙,那太子压力也会小一点。
太子眼皮微敛,半晌语气淡淡地说:“孤知道了,只是如今太子妃身子没恢复好,孤才缓一缓。”
“......”谢太傅喉咙哑了哑,想说,子嗣传承又不是只有太子妃一人。
这话本来也不该他来说。
但王皇后那边也递了消息,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还沉浸在悲伤中,对子嗣一事不上心。
嫡子重要,但这种情况多几个庶子也无妨。
大皇子成婚早,已经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三皇子在子嗣一道上也不错,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至于二皇子....他和二皇子妃伉俪情深,又不是夺嫡主力,子嗣单薄一些也没什么,不过听说府上也接连传出喜讯了。
如今成婚的皇子中,算起来就太子殿下这边还显得单薄无力。
最后考虑到局势影响,谢太傅还是多嘴又委婉劝了两句,那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太子妃伤心难过,也不用着急,养养身子挺好的,但是庶子还是可以抓紧一些的。
老师说什么,太子也不反驳,也不应承,反正最后就是一个“知道了”。
见状谢太傅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本来就是舍了老脸才多嘴提及庶子一事,事情也谈得差不多了,谢太傅就起身告辞。
“老师慢走。”
太子也起身送了几步。
谢太傅出了书房,余光扫见垂首立在一边的宫女,宫女手持托盘,盘上放着一碗没什么热气浮动的汤药。
看着那汤药,谢太傅心里叹气,希望太子殿下早日把身子骨养得坚实一些吧。
太子的近侍小北公公领着端药宫女进去了,谢太傅也步履沉沉地走了。
而谢太傅却不知,这次多嘴给自己惹了一个麻烦。
这汤药可是太子妃让人送来的,那端着药垂首等候的宫女是伺候她的贴身婢女,谢太傅讲课习惯了,哪怕是商量事情,嗓门也不算低。
站得远一点可能听不见,可宫女就站在门边。
本来见里面商讨的声音停下了,小北就要敲门禀报一声了,谁知里面又响起谢太傅劝说殿下对子嗣上心的声音。
小北看了眼身边安静垂着眼皮的宫女,心急:太傅也真是的,嗓门太大了,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小北刚要让宫女退后几步,屋里又没了声儿了,只有太子殿下淡淡一声“知道了”。
小北:“......”
得,藏也藏不住了。
怪他,习惯让太子妃娘娘的人靠近。
其实这也怪不得小北,往常太子妃派人来送汤药,都是直接禀报一声就进去了。大多时候太子妃是亲自来送汤药的,偶尔也会像今天这样让贴身婢女送过来。太子殿下信重太子妃,也没让人拦着隔着。
小北也就直接让人端着药靠近了。
其实谢太傅嗓门要小一些,门外也是听不清声音的。
小北叹气,只希望太子妃听说了不要多想吧......
谢太傅刚离宫,太子妃就从贴身婢女口中得知了刚才谢太傅劝太子多生庶子的事,太子妃俏脸微沉。
想到成婚以来,母后那边就没消停过的压迫,近来更是幺蛾子频出,但那到底是皇后,是她婆母,太子妃有气也就忍了。
可这些人,这些人凭什么管到了她和太子的头上。
一个个的打着为太子好的旗号,却都逼着他做出不情愿的选择。失去儿子,太子不比她轻松好过。
有一次半夜醒来,她发现太子居然没睡,而是坐在床边看着买给儿子,却还来不及玩的小物件儿。
单薄的肩膀隐隐颤抖着,似乎在无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