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打也打不过,这不就赶紧认怂,直接往草原深处逃了吗?
这次要不是逼得实在没办法,不出去抢就会被饿死,牛羊冻死了一大半,即便是他们想交易都拿不出物资,也为了活命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抢了。
结果这一抢发现还行,虽然大乾的军队依然很牛逼,但是终究没了开国之初追亡逐北、不死不休的狠劲。
最终突厥却是把,打草谷的队伍分成几千人的小队,这种规模的轻骑兵那是打得过的追不着、追的上的打不过。
步兵面对骑兵的时候终究是劣势,但是中原地盘太大又没有什么大型的养马地。
大乾军队大多数都是步卒,结成战阵还能与突厥骑兵刚一波,但是分散开来那就只有被虐杀的份。
所以纵然是皇帝不断的派兵增援,但却边境上却依旧遭到了劫掠,最终也只守住了大一些的边城。
城外的村子、寨子什么的,可就难逃被劫掠的厄运了。
而且吸取了大乾开国之初那些前辈们的教训,那些家伙来来回回也只在边境抢掠,并且由于千把人的队伍人数少、机动性强,却也基本不与前大前军队硬拼。
那是遇到有小股军队就歼灭,大股军队就立马绕着走,能带的带走带不走的果断放弃,却是搞的真可边境烽烟四起,尽管大乾朝堂在尽可能的增援,但还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而且当时当今皇帝刚继位没几年,这大军年年往边境发,那国库是一茬茬的往下掉。
而且虽然钱粮食消耗了,战争的伤亡也不大,但好几年了却终究没能阻止突厥的抢掠。
皇帝愁啊,那是成天大朝完了接着小朝会,不停的与众大臣在商议,要如何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突厥掠边的问题。
毕竟突厥虽然只在边境上抢掠,但边境终究也是大乾国的国土,边境的百姓同样也是大乾国的子民,即便是每年都增兵效果不大,朝廷也不得不做出个态度。
可是这种态度,却是要实打实的消耗朝廷的钱粮底蕴,大乾虽然地大物博但也不可能,把赋税全消耗在这无底洞一般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但是朝廷这些个人精要有办法早都想到了,也不至于非要皇帝逮着加班。
不过事情在前两天有了些许转机,突厥三部之一的竭力部,派出使者请求开边互市的同时,要给他们的哈利王子迎娶一位大乾公主。
从此竭力部与大乾共进退,帮助大乾牵制突厥其他两个部族。
说白了,这就是想借势,不但要求大乾养着竭力部,借此壮大一统突厥三部的意思。
草原上这些个简单的弯弯绕,大乾朝堂上的那些个人精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只是大乾最终还是原则上同意了竭力部的提议,至少在朝堂中城与皇帝看来这可能是,停止这几年这种无意义小规模战争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