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莽荒
随便就回报了元妃的投资,特别是很多的武学给了萧钧许多的帮助。
如果没有那些足够的武学作为萧钧的资粮,作为萧钧自身锻炼的手段,萧钧的神魂也是很难脱离肉身的躯壳的。
就像是投资一般,元妃给了萧钧无比充裕的启动资金,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
萧钧的心中,一个铭刻着千秋青史画卷的烘炉,徐徐转动。
千秋青史的画卷,里面的一个个人物,散发的精神,成为了最优质的薪柴,化作最为炽烈的火焰,在萧钧的脑海之中燃烧。
萧钧的手上正是一本厚厚的典籍。
《信史》。
大乾王朝之前的是周朝,周朝之前是信朝。
萧钧将这个历史缓缓的翻过,心中的烘炉上面的千秋青史的画卷,越发的活灵活现。
看着这些历史,感悟其中的精神,千古风流人物的那种炽烈的情感,浮现在萧钧的心中。
感知那种滚滚的历史洪流的时代变化,那种人道的洪流滚滚向前的感受。
“创造历史的,不仅仅是那些风流人物,那些挑灯夜读的书生,那些贩夫走卒,那些严寒戍边的军士,正是这些平常的他们,他们汇聚成时代的洪流,这些看似历史中配角的平常之人,才是真正的历史的创造者。”
“然后历史发展之中,选中了风流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代行者,没有他们,也会有同样的人走在同样的道路,最后走到同样的位置!”
那是真正的伟大的力量,是天地元气的造化,也是文明的力量。
文明……
这个世界看似是超凡的世界,个体的伟力似乎无与伦比的强大,但是其本质上,那些超凡的个体从来都没有超越凡俗,每一个凡人释放细微的影响力。
这些凡人释放的影响力虽然微小,但是无数微小的影响力相互汇聚形成的人道的洪流。所有的风流超凡的人物都是从被人道的洪流选中,成为了相应位置的主角。
那些超凡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行为,其最初的动力从来就无法离开人道的洪流的塑造。
就算在怎么强大,那些人终究是还是“人性”。
萧钧学习其中的历史,不断的熬炼自身的精神。萧钧的头顶之上,精神意志凝结,如同天柱一般,直冲星斗之间。
在精神意志的天柱之中,上面缠绕着无数贩夫走卒和读书人的模样。
萧钧反应过来,精神意志内敛在自己的心中。
种种感悟融入“亘古烘炉”的内部,从过去之中汲取智慧和精神!
然后从过去之中,来到了现在。从过去的青史之中获取的无穷智慧和精神,把握和掌控现在,用那无穷的智慧和精神去解析现在的一切。
《亘古烘炉》这个道术,凝炼了萧钧无数的智慧,数据星云不断的波动浩瀚算力,这个道术正在无休无止的改良升华。
念头汇聚的亘古烘炉,能够融炼无穷的精神和智慧,过去种种经历的那种无数的资粮,源源不断的转化那种智慧灵光。
亘古烘炉正在熬炼出的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意志,化作了天地和人道的画卷,化作了文明的画卷。
除了是在看书之外,萧钧其实也是在分化出念头,观察天地间的许多玄妙的事情,六劫念头遁空无穷,千里之遥,转瞬即至!
萧钧没有去探索玉京城,但是却是在隐秘的探索这个大千世界的周遭的环境。
就算萧钧的念头能够穿梭空间,有着无与伦比的速度,但是……这个大千世界对于六劫鬼仙来说,这个世界还是太大太大了!
除了九十九天州之外,还有其他的地方,除了那些国度和世家所在的的核心地带之外,萧钧的念头四处可去,和天地间各种精神发生交互。
感悟天地之间精神之后,立马就成为了“亘古烘炉”的资粮,作为熬炼萧钧精神的资粮。
手上看着历史,一字一句的仔细品读,体悟其中每一缕的精神意志的玄妙。而念头神游天宇之中,感悟无穷天地之精神,领悟上苍的元气造化。
萧钧的念头更是探索天高地厚,横渡大海。
……
“咦?有趣。”萧钧感应了许多。
萧钧度过六劫之后,天地之间无穷的玄妙和知识自然而然就在萧钧的面前浮现,这么多丰厚的知识对于萧钧来说,也是无与伦比的丰厚宝藏,需要慢慢的吸收。
神游天下,体悟到了道术鬼仙的无与伦比的逍遥的乐趣。
体悟天下各地的精神玄妙。
萧钧的一个分念头汇聚而成身形,正在海上天穹之上遨游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大舰正在大海之上。
那个大舰的上面,打着属于云蒙的旗帜,向着远方进行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