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在黄家流传了多年,后来杨胜利也没少帮忙干农活,但也洗不白了。
杨语桐只能回去看书了,回屋就看到两个穿着电力公司工作服的男人,在围着电表不知道在弄啥,她姥姥在边上看着。
“姥,这是整什么呢。”杨语桐长这么大,电力公司的也没主动上过家里来呀。
“这两位是电业局的师傅,来给咱们检修电表了。”姥姥虽然看的不太清,但耳朵还挺好的。
“师傅,我家这电表有啥问题么,是都检修还是就检修我家的啊。”这好像不太对的样子。
“噢,咱这是抽检,最近有人反应说有没用电,电表还走字的现象。”两个人里的高个子回答了。
“你家这电表也有毛病,不用电时也会往前走,就是走的慢,但日积月累的,也不是个小数。”另一个矮点的放下手里的不知名工具说着。
“那得怎么办啊?”杨语桐也没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
两个穿着电力公司工作服务的人互相看了一下,高个子的开口了。
“我们给你换电表,换个新电表就好了。”这个高个子看起来三十多岁,感觉有点不太像当地口音。
“有什么费用么?”杨语桐感觉这套路有点熟悉。
“有,这算是你们自己申请更换电表,我们连新的电表和手工费一共500元。”这两个人主要是高个的在说话。
“这么贵啊。”杨语桐拽着想去找钱的姥姥,还在姥姥手心里划了两下。
她姥姥这么聪明一定能明白,要知道姥姥可不是一般的农村小老太太。
解放前是地主武装家的孙小姐,后来她的大堂哥去湾湾时是个将军,又从湾湾去了美丽国,前些年还回来探过亲。
她的亲弟弟,年轻时更是一名骁勇善战的解放军军官,跟着部队从北打到南,直到解放了海南岛。
姥姥直到九十岁,还能和做医药代表的侄女,你来我往的,不带让话掉到地上的。
果然姥姥没有再动了,就站在边上看着。
“我和我姥也没有这么多钱啊,我爸这就回来了,要不你们先修着,等我爸回来给你们钱。”杨语桐也不能确定他们到底是不是骗子。
“你家大人一会能回来啊,多长时间啊,我们也不能一直在这等着。”大高个有点紧张了。
“我爸昨晚值夜班,这会早就下班了,应该是往回走呢,这警察一天下班没个点,要不我去给他打个传呼。”
杨语桐特意提了她爸的工作,要是这两人真是骗子,应该能害怕吧。
“你这也没个点,我们这还得去好几家呢,要是一时半会不回来,我们今天也干不完了。”这两个人也不说等着的事了,看来是有点急了。
“要不这样吧,今天先不给你家换了,我先登记下,明天或后天,我们再来给你们换。”两个人收拾好包,背起来就往外走了。
“行啊,师傅你们要是忙就不耽误你们功夫了。”杨语桐也巴不得这两个人快走。
毕竟她们这老的老小的小,这两个人要真是再起什么歹意,她和姥姥根本抵抗不了。
两个人走的飞快,感觉几个呼吸的功夫就不见踪影了,坐实了这就是两个骗子。
杨语桐扶着姥姥回了屋,两个人坐在炕上都心有余悸,光是骗还好,就怕是看家里没什么人,再从骗变成抢怎么办。
“你爸一会能过来,那咱中午多做点。”姥姥缓了一会问。
“姥,我骗他们的,我爸同事这两天有事,他替人值班,回不来。”
杨语桐中午让姥姥姥爷也品尝到了她的手艺,两个老人很是高兴,连说这还得着外孙女的济了。
下午她去了大姨家,把这个事告诉了大姨,大姨夫家是坐地户,和村长支书的关系都挺好。
很快村里大喇叭就广播了,“广大村民注意,现在有人打着上门检修更换电表的名义骗钱,尤其是老人在家的,要谨防上当受骗。”
这一广播,不光王家村能听到,和他们隔着一条马路的杨树村也能听见。
杨语桐相信村里人传播消息的能力,不出几天,不光十里八村的,估计连市内都能知道了。
第31章
周一早上, 杨语桐得早点出发去学校,姥姥要给她装水果,装菜,她看着那一大袋子。
“姥, 别给我拿那么多了, 我到学校没地方放, 再说等晚上放学这些捂一天也不能好了。”
她努力反驳, 最后的结果是菜不拿了, 拿了自家种的水果, 灯笼果, 小樱桃, 都是酸甜的, 看着就觉得口水变多了。
这周课上完,下周就上两天课就是高考了, 好消息是得了三天假, 和周末连在一起就是五天了,坏消息是回来就是三天的期末考试。
杨语桐到是不怕期末考试,就是这学期过完,二年级就分班了, 这些同学就大部分都不在一个班了。
不光是同学,她的班主任刘明老师和其他各科老师,都对她多加照顾。
杨语桐其实是一个不爱走出舒适圈的人, 真让人觉得相处时间太短暂了。
7月份的东海市开始热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高考的时候,东海市总会有那么一天半天要下雨。
这次的高考和杨语桐没什么关系, 大姨家的二表哥王喜,却是这一年的赶考大军中的一员。
大姨早就开始准备了, 还去了家附近有名的莲花寺烧香许愿,只要家里王喜能考上二本,就一定来还愿。
杨语桐和她的同学们也开始了五天假期,头两天她在家做了高一期末的各科练习题,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