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知道的是,居移气,养移体,此刻的他,气质在权力的侵蚀之下,不知不觉的发生着变化。
使者们走了。
文官们目光炯炯的盯着吕嵩。
徐阶微微垂眸,今日之战他知道,而且他还给过意见。
他担心的不是吕嵩,而是权贵们。
蒋庆之用海贸之事和权贵们达成了和解。今日狙击开海禁之事,必然会引发权贵们的强烈反对。
他看了权贵们一眼,那些权贵都在看着蒋庆之。
徐阶深信,此刻蒋庆之一个暗示,这些权贵便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
可即便如此,赞同开海禁的依旧是少数。
嘉靖帝和蒋庆之能有什么法子反击?
徐阶昨日想了许久,觉得最好的法子便是妥协。
若是硬顶着不肯低头,或是强行推动开海禁,南方那些官吏,以及士大夫们有的法子来抵制。
上下千年,古今中外,许多时候在旁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妥协,令人觉得亲者痛,仇者快的交换,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强行推动的后果什么?
参考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
强行推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让内部矛盾越发激烈。
徐阶断定嘉靖帝会选择妥协和交换,正如多年前他决定遁入西苑时一样。
他,别无选择!
蒋庆之年轻气盛,兴许会选择硬扛。
但嘉靖帝开口,他也只能选择隐忍。
如此……大事成矣。
徐阶想到了家中的那些良田,想到了长子徐璠在来信中的怒火。
事儿,该有个结果了。
徐阶抬头,正好,吕嵩开口。
“嘉靖十年,户部开支比之嘉靖元年多两成。嘉靖二十年,户部开支比之嘉靖十年多两成。嘉靖三十年,户部开支……除去北征耗费之外,增加三成。”
吕嵩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哪怕你站在最远处的角落里,依旧听的清清楚楚的。
这便是工匠们的巧手带来的奇迹。
“户部每年都在拆东墙补西墙。臣这个户部尚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恨不能把一文钱掰成两半用。可即便如此,用度依旧堵不住。”
老吕,继续……蒋庆之嘴角微微翘起。
他在赌!
赌吕嵩会选择大局。
用度来自于官吏的增加,以及各种耗费的增加。
“许多人说户部看似紧要,实则简单,开源节流罢了。这话不假,可开源从何处开?”
来了!
嘉靖帝摩挲着玉锥,他竟然有些期待之意。
吕嵩,这位儒家大将会如何抉择!
严嵩父子也在期待着。
作为首辅,严嵩受够了缺钱少粮的苦日子。但对开海景的事儿却不看好。
今日一开战,严嵩就给自己的党羽使个眼色,暗示都不要妄动,跟着老夫行事。
他知晓此战的重要性,弄不好就会波及到自家。
所以,先观战!
“节流,首要是各处的损耗。”
这是在暗示各种漂没的荒谬。
明目张胆的贪腐,该消停,该收敛些了。
“开源,天下田地就那么多,每年产出都有数,此处忽略不计。”
众人点头。
“那么举目四顾,整个大明还有何财源?”吕嵩叹道:“最大的财源,依旧来自于田地。”
严嵩眸子一缩,心中有个念头涌动。
吕嵩……不会,也不敢吧!
“户部掌着黄册,每一年人口增长臣都有数。包括田地!”吕嵩突然笑了笑。
“这田地……会凭空消失!”
大部分文官瞬间变色。
“这土地就在地上,怎会凭空消失?那些消失的田地……一同消失的还有本该缴纳的赋税。”
吕嵩深吸一口气,他知晓自己的决定会带来什么,但,他别无选择。
他走到最前方,回身看着那些官员。
“这个大明不能再这般下去了!”
吕嵩的声音渐渐激昂,“每年开支越来越大,这个口子能否堵住?堵了多少人会痛心疾首。为何?皆因堵住了他们贪腐的那只手。”
“老夫知晓他们会因此恨老夫入骨,可即便如此,老夫依旧要告诉你等,告诉他们。这个大明……再这般下去,还能延续多久?”
“钱粮乃是王朝命脉,却被人肆意截留,肆意侵吞。命脉断绝,这个大明还能活多久?还有多久!!!”
吕嵩在咆哮,“当年束发受教时,先生说,读书当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可如今的大明,百姓食不果腹,太平……缺钱少粮,何来的太平?往圣绝学……谁会在意圣贤书,眼中只有利益,只有自家的利益。可大明呢?天下呢?在你等,在他们眼中是什么?”
卧槽!
看着那些不敢置信的官员,蒋庆之眨巴着眼睛,想到了唐顺之的话。
——吕嵩,可以拉拢!
老唐!
不用拉拢了。
他么的!
吕嵩自家,靠过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