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立刻有文人上门做说客,发惊人之语。
“大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我中华武术传往外国恐怕后患无穷啊!”
说这话的乃是理学大家魏了翁的弟子赵静云,因金陵知府高斯德是魏了翁的侄子(魏了翁生父姓高,过继魏家),为他引荐。
虽说谷雨自己能培养人才,但是这个需要时间。
再加上处于统战需要,他必须对文人做出礼贤下士的举动。
毕竟魏了翁是朱熹的弟子,这个赵静云算的是朱熹的徒孙了。
甭管陈朱理学度么毒害国人,这些理学大家的学问、本事,乃至治国才能都是十分厉害的,自然捣乱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谷雨必须做出礼贤下士的举动。
针对赵静云的惊人之语,谷雨对此倒不是很在意,他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武术在战场上的发挥余地越来越小,再说了人家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武术,这次反倒是个将中华文化输入到其他国家的好机会。
“赵先生所言有理!”过于知道这帮文人的性子,先勉励一句才说道,“只是这些蛮夷之辈既然有向往中华之心,我们也不合适过于吝啬。照我的意思可以拍些武德出众的高手前去各国开设武馆,扬我中国武术的威风。将来说不定吸引他们来华读书,到时候你们可就要做外国人的先生了。”
赵静云闻言,知道谷雨使然乾纲独断,但对他们这些文人还是很有礼貌的,这意味着将来必能为之所用,当即又说了一番康慨激昂的话,这才告辞而出。
谷雨在金陵盘桓足足有两个月,南边的行在临安始终没有什么消息,理宗皇帝和他的小舅子宰相贾似道除了把丁大全和江万古的人头送过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表示,就像赌输耍赖的赌徒一般,躺地上不动了。
而谷雨也没有南下的意思。
不是没有什么知名文士建言,说他只需要挥师南下,解民倒悬,临安城中官兵必定倒戈投降,江南上百座州府尽数都会姓谷。
其实对于这一点,谷雨倒也不怀疑,但是他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一年前占据了关中、中原,现在有无血进金陵、扬州,让培养多年的官吏全都用上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不仅要继续培养官吏,还要整顿内部,继续强化纪律。
以便将来北伐南征。
反正临安的宋廷君臣只会醉生梦死,而北边的蒙古帝国此时一国两汗,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所以谷雨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