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教授,好久不见。”方子业进到自己科室的手术间后,遇到了麻醉科的熟人龙方副教授。
龙方这会儿已经完成了麻醉前期工作,让学生维持记录,他摆弄着自己的腰围:“方大教授日理万机,我们这样的小牛马自是很难拜会的。”
“龙教授这是对我有意见啊?那我赶紧让我媳妇儿约一下龙教授您的时间,该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方子业坐视其他人开始消毒铺巾,拿出手机低头翻聊天框。
龙方听了立刻侧了几个方步,跑到了方子业面前,看清楚方子业只是在浏览公众号后,板着的脸色才化开,拍了拍前胸:“方主任,你可别这么吓人了。”
方子业抬头,语气正色,内心坏坏地道:“龙教授,我是诚心的。”
“那您还是别诚心了吧。”龙方也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要是被听竹知道了我对你有意见,她非得把我踢出局去。”
“现在她是老板啊,虽然比不过你这个大老板?”
“但有方教授你和曾全明教授给她撑场子,我这样的副教授,她平时都是狠狠欺负的。”龙方开始在方子业这里告状。
方子业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听竹一向个性保守,温文尔雅,怎么到了龙教授你这里,就开始欺负起人来了?”
“龙教授,你做了些啥?”
龙方哭得马上耸动了起来:“你们是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上次我找听竹告你的假状,听竹三个月没给我发信息了。”
“现在你又?”
“唉,和你们开玩笑是真的难。”龙方委屈巴巴。
“看吧,还是龙教授你居心不正。”
方子业一副都是你自己作的眼神后,又收敛了情绪,低声问道:“龙教授,你们麻醉科的住院总,有没有什么办法跳过去啊?”
“或者安置一个相对闲职。”
龙方这就懂了方子业疼媳妇儿的意思,方子业现在自己的积累也够了,所以就希望给洛听竹一个相对平缓的环境。
龙方的眼皮眨了眨:“如果是一般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高低得批评几句。”
“不过听竹的基本功厚实,操作没问题,科研积累也足够厚重,走一走捷径倒也不是问题。”
“麻醉科住院总嘛,分很多地方的。”
“除了外科手术室,还有介入手术室、急诊手术室这些区域,最关键的是,还有麻醉科病房……”
“麻醉科病房的住院总清闲的了。”
龙方先给了解决方案,又说:“不过我还是建议方教授你不要太直接的干预,听竹她心里有想法的。”
“当然,这是老哥过来人的经验,你们平时的相处模式你们自己清楚,只要双方洽和,就是最好的。”
龙方没有直白地说方子业你不要打扰洛听竹,她未必不想经历这么一段非常有挑战,非常繁忙的阶段。
“我就打听一下,也没有非要插手干预的意思。”方子业点头。
“对了,龙教授,听说你们麻醉科有这样的高手啊,就是要半个小时醒过来,就不会超过三十一分钟?”
“真的假的……”成上级了嘛,如果在手术开台之前都还不能闲聊,还要自己亲自上手,那么工作的单位肯定层级不够。
方子业工作的中南医院,说不上顶尖,比起段宏教授的团队小得很,却也有三四个研究生、博士生完成术前准备工作。
李诺回头道:“方主任,可以洗手上台了。”
方子业这才别过了龙方,大步往外走出去洗手,真正任核心位置成份。
第一台手术,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手术,就是功能重建术,比较常见。
李诺也跟过不少功能重建术,所以这会儿已经做好了局部的切口暴露,只是功力不够,没有太过于深入。
功能重建术属于新术式,不熟练的人,连切开术都不敢乱来,就怕影响到术后的质量。
方子业接过刀,问道:“天罗又去会诊了么?”
“嗯,不知道怎么的,我们新院区虽然才开,但就近送病人过来的120不在少数。”李诺点了点头。
“天罗这两天都忙得双脚差点冒烟。”
“我听急诊科的主治们说,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
苏枭和孙绍青二人看到方子业动刀的姿势非常熟练,便也抬起了耳朵,把注意力放在了李诺方向。
“说啊,听着呢,诺爷。”
“手再往下一点。功能重建术不是什么标准术式,目前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我目前,也总结了一套助手的辅助经验。”
“就是尽量将皮肤拉起来,不要遮挡下方的肌肉和神经,如果特殊时候有需要,我会吩咐的。”
“这样以后我们团队配合起来会更默契。”方子业稍微指点了一句。
作为主刀,做好手术是必然要求,指挥助手也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不断地优化助手辅助操作,也是提升整体手术质量、流畅度的功夫。
李诺几人应声照做,李诺才道:“我听说,我们昌区有一些队,会把一部分病人送去特定的‘定点医院’!”
“好像是觉得手术比较小,所以会给点孝敬之类的。”
“但今年取动脉里面的针死了两个。”
“这件事就在内部被曝光了,陆陆续续的,我们医院这样的取针患者还不少呢。”
“小医院也不敢做了,操作倒是不难,就是对操作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
李诺这话,让方子业想起了他在住院总期间,遇到了那个‘动脉断针’患者。
不过,后来的确就没遇到过了,当时方子业并未把这种事当一回事,现在想起来,其实也挺舒服的。
毕竟,取动脉里的断针,操作不难,没有成就感,风险还挺大的。
这种操作,如果是经验不够丰富,操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医生做,很容易就直接把动脉搞破了。
止血术再不过关的话,人能说没就没。
“师兄,你可以再把支架拿高一点,这样录制下来的视野会更好一点。”胡青元这会儿插了一句话。
田垚闻言,立刻调节了挂壁在手术射灯上的摄像头方向。
看到此景,孙绍青插了一句嘴:“谁说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的都不爱不务正业了?”
“枭哥,你说我们那时候,哪里会想到把老师的手术操作流程都录制下来,回去后再慢慢品的?”
“一,二,三!”
“三个摄像头,三个角度。”孙绍青感慨着。
方子业解释道:“孙师兄,其实后来我们也想到过,不过顾毅师兄用的是录音,但胡青元自己搞过直播,所以他就知道可以买摄像头。”
“这些东西只要不外传到网上去,的确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
“只是可能不仅会记录成功的操作,也会记录下来一些不好操作习惯。”
“也随他们去,现在的年轻人,是很会给老师上压力的。”方子业也感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习方式。
方子业来自农村,到大学之前,都不知道上课还可以用ppt,上古诗词的课,还可以有动画可以看,可以体会诗词的真实场景,还能有照片。
方子业的父母那一辈,听说书本都是珍贵的学习资源。
现在,课堂录制,各种自媒体对课程的二次加工,专业课的单独体系,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胡青元等人也都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把学习的方式融入了自己的体验。
胡青元做过直播,做过自媒体,所以就想着把方子业的操作录制下来。
胡青元低声道:“师父,笨鸟先飞有属于各种时代的解释。我们和师父您比起来,操作基础薄弱。”
“所以就想着把你们操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到时候还要切片整理,一点一点去琢磨。”
“毕竟这里是中南医院,我们这些小医生上手的机会少,也没有这么多素材给我们练手。”
“在猪肉上完成缝合,毕竟手感、感观不同于患者,这也算是一种模拟学习资源了。”
冯俊峰低着头,声音略哽咽:“师父,青元本来就超过了学霸层次,之前没怎么学习就能如此优秀。”
“我真想不到,他学着学霸的样子,开始发疯,成长的速度会有多快,而且还这么会学习。”
方子业开了个玩笑:“那你和孙绍青师兄请教一下。”
被师弟操翻是什么感觉?
方子业体验过,那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那时候,方子业被师弟舒朗都超越了。
只是毕竟这个时间点距离现在太遥远,方子业记不得体会了。
孙绍青一边继续琢磨体会方子业的操作细节,一边道:“想打人,想打别人,又想打自己,最后一个人在晚上睡不着。”
“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反思世界,反思世界上的一切。”
“然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只能在内心深处简单的宣泄几句……”
方子业听到画风逐渐走歪,赶紧劝道:“哥哥们啊,我们这是在做手术啊?最多掺杂了一个教学元素,怎么快搞成人生鸡汤了?”
“赶紧活动起来吧,搞手术了,我搞完还要去隔壁手术间呢。”
手术过程中可以掺杂学习元素,但绝对不能掺杂个人情绪元素。
方子业是老大,自然说什么是什么。
胡青元虽然没办法上台,但他依旧在通过自己的视野,时刻观摩着方子业的操作细节,偶尔还会自己在空白文档处做一些笔记。
他没有拿电脑进来,但胡青元把自己的平板拿了进来。
这就是育学于器,又不拘泥于器。
方子业偶尔看一眼自己的学生,内心也只能坦诚,即便是自己和洛听竹,还有兰天罗,在学习的方式上,都未必比得上胡青元会学。
一山更有一山高,这没有什么可以比的。
方子业也不懊恼当年的“无知”,那傻傻呆呆地长期待在练功房,并不是黑历史,而是来时路。
方子业的操作过程,很多东西在李诺等人看来都似懂非懂,不过因为不太明白的地方太多,所以就不知道该如何发问。
然后等到云里雾里地看了一会儿后,方子业的某个操作项目结束后的成果展现出来——
又让他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哦,原来操作可以这样做!
哦,原来整体手术,真的可以从单纯的重复变成艺术品。
原来手术操作,真的是一门艺术,可以在各个细节中精心雕琢,手术真的可以因人而异,做到最适合患者的样子……
手术的氛围,逐渐从一开始的活跃,变成了思考、宁静、安逸,仿佛是方子业一个人的独奏。
没有其他的东西掺和,只有一个人,一双手。
用的器械也就是常用的手术器械,可就是这些器械,在方子业的手里,破茧成蝶,成了大家都不配看的样子。
脑子:我懂了,看完了,好像会。
手:你不会!~
连我会了都不敢说。
一台手术流畅地做下来,作为新一年的第一台功能重建术,方子业只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仔细观摩了一下关键的核心操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局部操作,比如说还有一些小清创和小缝合以及切口闭合,完全不影响整体的手术质量,他便将其赏给了李诺,让其自由分配。
“差不多了,李诺,你和苏老师还有苏师兄你们收一下尾吧,只要不把我重建起来的神经和肌腱切了,或者是连带着他们捆缝在一起,就没问题。”方子业第一次单独带这个团队,所以先要把底线列出来。
“那没问题。”苏枭本来还说自己要不别上了,可方子业摆出来的底线非常低。
方子业有这样的自信,他也不会为了面子就说自己不要操作。
只是生怕自己会的这三瓜两枣技术,会影响整体手术布局,影响了手术质量。
方子业而后,看了看时间,才到了十点四十。
比预计提前了至少半个小时,这才走到了胡青元几小只的旁边,背着手看他们在结束了视频录制后,对视频进行保存和拆解。
胡青元早就对学习的本质,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结构,初步学习后,一定要马上进行深度学习。
除非是时间不允许,否则一点不要把不懂的问题滞后太久。
看过一遍最多是通读,通读是学习的必须。
通读手术后,还需要拆解,如同读课文一样,把精彩、核心段落进行标记,进行深入的理解、体会。
直到彻底读明白……
这一步,方子业都没办法替代。
所以,方子业看了几眼后,便只是听胡青元在细声与两位师兄说:“峰哥,我的想法是,这些视频,我们后续将其分成三个节段。”
“比如说这台手术,一共两个小时四十分钟。”
“我们都需要仔细看完手术全程,但各自分配一段任务,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局部,进行非常细致地拆解。”
“这件事是我提出来的,我就负责前面两个小时,峰哥你负责倒数第二段二十分钟,垚哥你负责最后二十分钟。”
“然后我们在群里面做一个拆解分享。”
“当然你们肯定要对全程进行体会拆解,只是重点是要把自己负责的这一段,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你们觉得怎么样?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就自己做了。”胡青元只是给建议,并不是恳求两位师兄做事。
那冯俊峰和田垚还能怎么说?
当然答应了。
胡青元继续道:“当然,如果师兄你们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各自都把所有的视频体会写完,然后发在群里面。”
“总结下来之后,给老师进行批阅。”
“我们先从入门开始拆解,就是把功能重建术拆分成我们可以看懂的大框架。”
“比如说,这一段是在做什么操作,是缝合术?是转位术?是移植术……”
“在进行了这样的框架拆分后,我们再对转位术进行拆解,转位术分原转和被转……”
方子业的头低了下去。
比起学习方法,自己和胡青元比起来,连个毛都不是,就是野路子,别人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
不过,这依旧不影响方子业以前考上了汉市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手术台上,也传来了苏枭的惊讶声:“我靠,这缝合术做的?是真的如同尺量过。”
“还有这局部清创术,丝毫不拖泥带水,走刀如笔。”
“李诺,孙绍青,方教授真是一个谜,值得我们深深地进行探索和拆解。”
言之有物的夸奖,既是夸奖,也是在陈述事实。
孙绍青道:“所以他是方子业、是方教授啊。只可惜,我离开中南医院时,子业也才硕士毕业。”
“没能紧随看过子业的成长历程,不然的话,我估计也起飞了。”
“早知道延毕两年了。”孙绍青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遗憾。
苏枭道:“绍青,也没有必要这么遗憾,真正进入到医院里参加工作后,与学习阶段的心态就不同了。”
“现在知道自己要什么,再返回来学习,我们学习的方向就更加明确,更知道我们单位各自需要什么。”
“就这一台手术,我们进修期间如果可以学明白,也就不虚此行了……”
李诺沉默不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可以一直观摩方子业的手术,一直跟着方子业学习。
李诺在中南医院创伤外科并不出彩,但他在这个平台内,就是其他人觊觎而不可得的资源。
……
兰天罗这会儿会诊手术做完,从外面跑了进来。
一看到手术都做完了,兰天罗略有些失落,来到了方子业身侧,低声叹了一口气。
方子业给他做了一个噤声手势。而后对着胡青元所在方向指了指。
兰天罗认识胡青元,但并不彻底了解胡青元。
因为在兰天罗的眼里,胡青元就是一个“晚辈”、‘后生’,他更多的只是去欣赏他,而不会事无巨细地去了解和陪伴他。
在此刻,兰天罗听到了胡青元与冯俊峰等人拆解手术流程大框架时,兰天罗的眼睛也瞬间亮了起来。
手术室里的灯光本就亮丽,可此刻,不刺目的灯光,经过兰天罗的眸子反射后,仿佛重新活了一世,竟有流光溢彩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