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女生频道 > 我在古代当策划 >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73节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73节(1 / 2)

“应平集市,何人在此闹事!”人群里突然传出一道中气十足的浑厚嗓音。

赵货郎回头看到来人,吓得脸色煞白,结结巴巴道:“这位官爷,不是我闹事,我货物叫贼人顺手牵羊拿走了。”

这位官爷燕额虎头,膀大腰圆,唬人得很,更别说他脚边还紧紧跟着一条凶神恶煞的大狗。他深怕惹了对方不高兴,一声令下,成了恶犬的盘中餐。

“光天化日之下,敢在我巡视之地行窃。”赵老三把拳头捏地噼啪作响,他摸了摸十五的耳朵,只说了一个字:“上。”

十五在赵货郎战战兢兢的瞪视下,凑到他身边嗅了嗅,又围着装着货物的马车转了一圈,随即撒开四肢快如闪电般窜入人群,赵老三紧随其后,速度也不低。

一人一狗走后,赵货郎才大松一口气,他环顾四周,见围观的群众非但不怕,还反过来安慰他:“警犬不咬人的,你别怕,他专治坏人呢。”

“今日有幸见到十五的风采,不虚此行啊。”

“听说县令大人的五谷更威猛。”

“明日的要闻,肯定是要写此事的,要闻题目我都想好了:警犬十五十里狂奔勇追窃贼!”

群众你一言我一言的,像是已经对结果成竹在胸了。

事出突然,结束得也迅速,赵老三拨开群众,把一个贼眉鼠眼的大汉扯到面前:“拿了人家什么东西,还回去。”

大汉支支吾吾不作答,赵货郎一眼看到大汉怀里的货物,伸手抢过来:“怎么只有一件,还有呢?”

大汉愁眉苦脸:“我跑的时候,摔坏了。”

“那赔钱。”

“我没钱。”

“好好的日子不过,怎么出来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围观的百姓咬牙切齿,纷纷给赵货郎出主意,“到县衙去状告他。”

赵货郎有些犹豫,出门在外,他并不想节外生枝,况且他是武今县的,应平的县令会为他做主吗?

“不用怕。”像是知道他的担忧,百姓拍着他的肩膀道:“咱们陆县令是一位清廉刚正的父母官,肯定会为你做主的。”

“走吧。”赵老三为十五系上牵引绳:“今日正好放告。”

第090章

县衙书房,吏、户、礼、刑、兵、工六房书吏垂手而立挨个做工作总结。

“.....截止八月底统计,应平总人口已达31764人,青年占比48.85%,老年占比27.26%,孩子占比23.89%。”吏部汇报应平人口基数。

自从衙门上下学习算术加减乘除以后,按照陆久安办公习惯,废除了之前冗长繁杂的陈词,改换成了这样清晰的数据。

众人只需要听这几串数字,就能直观的感受到,相较陆久安刚来应平之初,人口增加了1万有余。各个年龄阶段的占比,也能一目了然。

“另外。”吏部书吏继续补充:“从人才落户政策推行开始,每月都有新的人才来报名考核,目前共计76人,秀才28人,其余.......”

吏部汇报完做最后结语。

“等一下。”陆久安抬手打断他:“把那批山匪也录入进去。”

书吏一愣,陆久安道:“他们已经改造完成,若是愿意留在水泥厂务工的就派发薪酬,若是想要回去拓荒种地的,做好鱼鳞册登记,去留自便。”

吏部汇报完,其他几房自觉跟上,这一年多的时间,六房各司其职,工作繁重,每一房汇报时,都能列举出近一年负责过的具体实例。

工部的公务尤其多,部门上下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不得停歇:“......应平南北两个方向共铺设水泥路16公里,节后着手准备疏浚沟渠,造水车,争取10月出方案,12月完工。”

疏浚沟渠工程量浩大,到时候势必要带动全县百姓一起加入。

水利司从纸筒里抽出一卷图纸,摊开放在书房内陈设的一张宽大平整的看图桌上。此人是工部书吏推举出来的,年岁不大,能这么快拿出一张图纸,可见能力出众。

图纸上的线条粗细不一错综复杂,如一团被捅破了的蜘蛛网,水利司撩起广袖指着图纸上的符号为众人解释:“此乃下官勘察地势水渠之后作的图纸,建议在这几处修造水车。”

水利司指的地方都有三角形标注,陆久安这个门外汉也很容易看懂。

“水渠久不疏浚,淤泥沉积,排水缓慢,且按之前的路线来看,有些地方不太合理,容易形成沟渠内水流倒灌,是以水渠路线需要改迁。”水利司的声音不急不缓:“疏浚工作可以提上日程,改迁还需研究才能给出具体的方案。”

水利司说完就退了下去,陆久安对他很是认可,连带着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

对嘛,工部都是讲究动手能力的实干派,和依靠口才的文官不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能力高低。现任水利司这种青年才俊,就应该多一点这样的表现机会,省得总有一群人尸位素餐。

陆久安转向工部司匠:“县学扩建也要提上日程了,让那群秀才们和学生共处一室始终不太妥当。”

工部司匠一愣:“这么快?按照县学如今的规模来扩建么?”

“也不算扩建,另起一块地重新修,修大一点,一劳永逸。”陆久安用手比划了一下:“特别是操场,太小了,学子们活动不开。”

陆久安一开始列的广播体操实施起来的时候,学子们都只是原地动了动手脚,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更别说以后他还打算举行一年一次的游园会,运动会……总不能全拉出去,放到之前衙役们只花了几天粗制滥造出来的露天体育场里。

这个总结大会只是陆久安临时起意,他不过是想要在丰收过后,让下属们知道天道酬勤,知道他们最近一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大会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经过六房书吏的汇报,不管是在人口基数,荒地开垦,基础设施,农作物产量都是呈直线增长。

这感觉就像种下一颗树,经过浇水施肥,只是一瞬间没注意,就开花结果了一样。

“劳动力有了,再配点资金加持,拯救应平半死不活的基建和实体,拉动上下游供需,实体经济扩大生产,刺激劳动力需求,经济回暖,带动外县资产注入,进一步刺激劳动力,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陆久安的初步考量。

大会开完,所有人犹如被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捧着记满笔记的本子离去。

“大人。”赵老三敲了敲书房门:“有人提告。”

今天是放告日,陆久安表示知道了:“先在大堂等等,这就来。”

最新小说: [重生] 清冷美人O长官竟是天然撩 大佬他怀了野狗崽[重生] 我在古代当策划 一胎双喜:顾总不按套路追妻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霸总老攻是东北银 怎么就成万人迷了[快穿] 黑化值爆表[快穿] 世界魔方 穿书成恋爱脑霸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