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场煎熬,大多数小选手还搞不懂什么是比赛, 他们的指导老师从小到大被各种比赛腌入味了, 每逢比赛, 自己制造紧张气氛已经唯手熟尔,小选手们被紧张的氛围影响, 小小年纪, 一个个神色凝重待在老师身边。
林聪不想继续待在这里, 抓住陆瑞霖的手往外拽,拽着陆瑞霖离开室内。
他松开陆瑞霖, 扶着扶梯下阶梯, 加了两倍速度上下阶梯,又去走不平整的路。
两个青年在树荫下打羽毛球, 羽毛球飞到他附近,他跑去捡羽毛球给人送过去。
这是一个正经比赛选手该有的心态吗?陆瑞霖问自己。
半个小时到了, 陆瑞霖牵着林聪回到后台。
学前教育杂志社、当代学前教育编辑部、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局联合举办第一届少儿英语风采大赛, 他们上台给三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主持人宣布一等奖名额时卖了一个关子,让台下的观众猜一等奖有谁。
他们省,以前俄语是主流, 从建国前到七十年代初期,学校的外语教材是俄语,七十年代开始,教育部门开始推英语, 老一辈亲老大哥, 恶老mei,不太能接受国家普及英语的决定。
林北这辈人受影视和新闻报道影响, 开始慕强老mei,但是他们没赶上好时代,上学那会儿没能坐在教室学习英语。
林北上了夜校,上了几节英语课,会百十来个英语单词。
观众台上还有很多人没上夜校,也有观众被单位安排去学习,跟余好好一样没被打通任督二脉,只会欧卡,三克油。
他们见最小的参赛选手和两个老外侃侃而谈,心生敬佩,倘若换成他们和老外说话,气势陡然散了,紧张到结巴,这真是在家门口把脸丢到国外了,瞧瞧小选手多么镇定,虽然听不懂小选手说了什么,但他们能看出来小选手主导这次谈话,情不自禁骄傲了怎么办。
90%观众喊出林聪的名字。
刚刚在台下,评委组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有的评委认为林聪不懂装懂的行为极其恶劣,把脸丢出国门了,不仅要减分,还要点名批评。
有的评委认为这是加分项,小孩大多数情况下听不懂两个老外讲什么,神奇的是人家能和老外无障碍沟通,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外还说他想去看孩子口中在水潭嬉戏的小水牛,晚上躺在星空下听蛙鸣,乘坐火车去看世界。
他清楚记得老外跟小孩说‘不不不,你们国家落后,你们国家的铁轨总长还没有我们一个州铁轨总长长。可怜的孩子,你们国家的铁轨通不到你们国家每个角落,基建太落后了’。小孩不知道听懂了,还是误打误撞回答对了,说‘我们国家的铁轨一定会修到其他国家’,听的他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他们国家未来繁荣强大,真的把铁轨修到了其他国家。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双方说服不了彼此,最后投票决定小孩的名次。
有一方以一票之差胜了。
主持人开始宣布一等奖人员名单,林聪就在其中。
林聪被陆瑞霖牵着登上了领奖台。
场下观众激动鼓掌。
有一位评委老师问林聪:“林聪小朋友,评委老师们,包括台下的观众很好奇你英语单词储备量为什么这么大,能告诉我们吗?”
“它们自个儿往我脑袋里钻,想找我玩。”林聪开心说。
场上、场下安静了一瞬,爆发出热烈的笑声。
“陆老师,你怎么教他这么多不常用的英语单词,例如rail、loquat?”有评委老师好奇问小孩的指导老师。
“我们乘坐火车来省里参加比赛,他对火车和铁轨好奇,问我一些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他,便教他关于火车、铁轨的英语单词,至于枇杷,是我爱人教他的。”陆瑞霖颇为无奈。
评委老师又和其他获奖者和他们的指导老师互动。
举办方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余好好抱着花,跟随其他家长给孩子献花,把玫瑰花献给了林聪。
余好好斗志昂扬上台,坐回座位上时,她小声和林北说她刚刚吓死了。
接下来是颁发特等奖。
颁奖结束,杂志社、编辑部和报社给获奖者照相,采访获奖者的指导老师、父母。
一切结束,林北四人赶去火车站坐火车。
等火车的时候,林聪趴在爸爸肩上睡着了。四人上了火车,找到座位坐下,林北刚要把孩子放倒,他就醒了,笑着喊了一声爸爸,爬起来,翻越爸爸这座大山,到了妈妈怀里,扒着窗户看城市的灯火。
孩子不说话,小小的身体趴在窗户上。
三个大人怕打扰他观察这个世界,没有开口说话。
下了火车,已经深夜十一点了,一家三口送陆瑞霖到淮大,步行回家。
林聪被爸爸兜着,趴在爸爸背上睡觉,期间睁开了几次眼,朦胧看到了一个温暖宽大的背,再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床上,扭头,看到了爸爸妈妈,他滚到床尾翻跟头,时而抬头看一眼爸爸妈妈。
林北醒来,坐起来迷瞪了一会儿,穿鞋下床。
林聪双手按在脚脚上,头抵在床上,看到爸爸人倒着坐起来穿鞋,他先翻了一个跟头,爬起来,走到床边伸手。
林北把他抱了下来。
余好好累惨了,不睡到中午恐怕醒不来,林北给余好好留了一张纸条,带孩子出门吃早饭。
吃完了早饭,父子俩去了照相馆。林北把他从西南带回来的胶卷和余好好昨晚交给他的胶卷给照相师傅,麻烦他帮自己洗几份照片。林北把自己的要求写在纸上递给照相师傅,付了定金,拿着收据离开照相馆。
父子俩骑车去礼品店。
头顶的电线是三线本,他和爸爸就是字符,落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就是吟唱者 ,在他耳边唱:“小燕子,穿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