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玄幻奇幻 > 我,恶女,只想造反 > 第77章 爹,我们造反吧

第77章 爹,我们造反吧(2 / 2)

而朱州与惠州中间隔着一个不受两州管辖的长平郡。按说此郡夹在两州之间日子不好过,但恰恰相反,因为两边都不想动武,它反而一派繁荣。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初春万物复苏,天气日渐暖和起来,麻雀成群落到树梢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南方一年四季都有青绿,只有岭南那边不适居住,因为瘴气重。

奉州八郡,京都设在应宁,因着是京城,人口要比其他州密集得多。

陈皎一行人走水路,包了一艘客船去益梁那边的码头,再走陆路去往应宁。

沿途山水秀美,陈皎站在甲板上观两岸景色。她闲着无聊同船夫唠了起来,说的是通州方言。

那船夫是奉州人,陈皎说进京探亲,船夫同她八卦,说去年京城极不安稳,有不少高官都被抄家灭族。

陈皎故作诧异,问道:“有这般吓人吗?”

船夫:“嗐,这年头,变故多得很,上面的事我们老百姓哪里知道呢,反倒是地方上安稳许多。”

陈皎道:“通州也不太平,那边官绅清查得厉害,今天李家倒,明天王家遭殃,也闹得人心惶惶。”

船夫:“是查贪官污吏吗?”

陈皎:“对,不过我们这些是商户倒是躲过一劫。”

船夫赞道:“查贪官好,年年赋税上得那般重,养肥了那些贪官,就该宰。”

二人就各地的情形唠了好一阵儿,晚些时候外头的风大了,陈皎才进船仓。

等他们抵达益梁已经是好些日后了,在客栈歇了一宿,翌日一早就前往应宁。

应宁是京城,城内居住了十多万人口,周边商贸发达,因着南北交融,各种手工业,人文在这里得到传承。

陈皎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进京城,城内建筑果然比惠州宏伟繁华多了,高高的城墙耸立,街道上商旅络绎不绝,各种口音都有。

方家的家奴张元安熟悉京中情形,领着他们先去下榻安置。

几人在文来客栈下榻,张元安道:“小娘子且在客栈等候音讯,待张某通报了四郎君,再做安排。”

陈皎道:“这城里究竟有多大,我能出去逛逛吗?”

张元安:“应宁城大得很,往最东边是皇城,你们得空可去看个热闹。”

陈皎点头。

张元安又叮嘱了一番才离开了。

那方世林在吏部任都令使,今年五十八,常年在官场里浸淫,已经变得百毒不侵。去年宫变他能顺利苟活下来,可见其见风使舵的本事。

眼下京中的方家人除了他外,还有隔房的一支。作为一个氏族,他们荣辱与共,宗族观念是极重的,从不单打独斗。

方世林下值回府,忽听家奴说祖宅那边差人过来,他愣了愣,问道:“何人过来了?”

家奴应答道:“是张元安。”

张元安是方世宏身边的人,把他差过来定有要事,方世林去到书房后,命人把他寻来。

不一会儿张元安进屋行礼,躬身道:“四郎君安好。”

方世林盯着他看了会儿,朝他招手,张元安走上前,方世林道:“三哥把你差过来作甚?”

张元安从袖袋里取出一封家书,压低声音道:“九娘子进京了。”

此话一出,方世林被吓了一跳。他不动声色接过家书,打开细看,面色顿时凝重起来。

那封家书被他烧毁了。

“他们这会儿在何处?”

“在文来客栈。”

方世林背着手来回踱步,自去年王太后专政后,京中风声鹤唳,他们行事向来谨慎,断不能出岔子。

跟陈皎会面是在他休沐那日,陈皎扮成婢女进方宅,二人在密室内会谈。

陈皎取出方月笙交给她的信函,双手呈上。

方世林接过。

他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陈皎年岁小,一点都不会诧异,只过问了一句方孝宣的情形。

陈皎道:“方四爷只管放心,现如今阿齐已经能独当一面,行事比以往稳重得多。”

最新小说: 农家哥儿在末世 据说我的人设是爱而不得 坏了,冲着我无心道来的 神明来自亿万年前 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 重回老板年少时 不要吵醒隔壁的魔王 时光尽头 我,恶女,只想造反 开局一座公寓:在末日当包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