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记错,这大概是宋嶠第一次与他继父交谈。
我说:“嗯?”
他直起微微躬住的后背,然后用手掌蹭了蹭自己的眼睛,半晌才又说话:“裴裴,我明天要回趟南昌。”
“回南昌?”
他多久没回去了?大概有一整年了吧。和他妈妈那边断了联系?算算看,也得有近三年了。
我静静等他的下文。
“我妈肾衰竭,等着换肾,我去医院做个配型。”
什么?我大概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来消化这个信息。肾衰竭?我印象里这是一种挺严重的疾病,我妈那边有个乡下远房亲戚就深受其扰,全身浮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治疗过程非常耗钱。
宋嶠说完就转身往卧室走,我随他进房。
他没犹豫地开柜子拿箱子做衣服,强抑着内心情绪的模样让我心口一滞。我鬼使神差地就抓住了他胳膊,问:“你后爸到底怎么跟你讲的?”
这绝对是下意识的。
我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这个立场去干涉宋嶠的选择,但就是有隐秘的自私促使着我要问个清楚明白。
我不同意。
我反对。
我怕。
我甚至有些不服气,觉得憋屈得慌。
宋嶠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受点凉就容易感冒。他还挑食,肠胃也差,前不久还差点送了命。他很缺爱,尤其是母爱,他过年甚至一个人留在武汉没人过问。
凭什么?凭什么这样对他?
假使一个母亲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算他千错万错都不会这样残忍。
对自己的爱如此吝啬,伸手要反哺却企望对方慷慨。
实际上宋嶠已经成倾囊之姿了。我甚至担心他是为他继父言辞所利用。
宋嶠道:“他说我妈已经病好几年了,一直没告诉我,最近情况加重了,急需换肾否则情况很危险。”
我急道:“那也可能还有别的合适的肾源—”
我没说下去。
我当然知道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教育相悖。
书上说我们要孝敬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书上还说我们要以德报怨因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宋嶠摇摇头,声音沉沉:“那需要的时间太久了,而且不一定有我的匹配。”
我皱眉:“这是你妈妈的意思还是他个人的意思?”
宋嶠手上的动作没停:“大概是他们共同决定的吧,要不然他怎么会有我手机号?”
我看宋嶠灰着张脸将衣服折进行李箱,实在忍不住问了句:“你就没有一点怨气?”
我一直觉得宋嶠是有怨气的,不可能不怨。就我这个旁观者也觉得心头憋闷。
我并不觉得他妈妈是个称职的母亲。
宋嶠听我这话,手顿了顿,最后给出答案:“我想她好好活着。”
我理解。
但也开始假设,如果生病的人是宋嶠,他妈妈会像他一样毫不犹豫地去做配型检查吗?
看过这样的新闻,母亲拒绝为病中儿子捐肾。当然了,批判是一种道德绑架,但我还是想知道,存在于宋嶠和他母亲间的亲情到底是天性还是选择。
“我不是个好儿子。”他将行李箱拉上之后才终于像是被抽空了身体般无力地瘫坐在地板上,他把脸埋在手掌里小声说:“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我不是个同性恋,也许他们不会分开得那么难看,可能我会像很多同组家庭的小孩一样,现在这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没什么不同,两个爸爸妈妈,然后也过得很好。”
我坐他旁边,心头一刺:“这不是你的错。”
宋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