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上天去看何谓天理
前段时间,老朱忙着开矿建厂,现在也应该小有成就了吧,莫非这是交工作汇报总结来了?
李晗摇头笑了笑,别真把自己当成朱元璋的顶头上司了。
打开邮箱,取出信件,然后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李晗的心情逐渐变得莫名复杂起来,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工厂的顺利投产是好事,匠人官学的建立,那是跨时代的进步,只不过那群士子儒生的反应,没想到会这么激烈。
这些家伙呀,真不知该夸他们有气节,还是说他们读书读傻了。
堵匠人官学,天天请愿,想找老朱去辩天理,辩格物?
老朱没让锦衣卫将他们通通抓入诏狱,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想格物,自己去找棵竹子格啊,看格到吐不吐血就完事了!
想来应该是马皇后病好后,也让他老朱性子改变了一些。
程朱理学,在南宋时并未成为主流,在元代才被奉为官学而逐渐兴盛,而在明朝后,便被文坛尊为儒学圭臬。
客观来说,程朱理学的出现,对儒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其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最终成为儒生的真理。
同时以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华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不说二程和朱熹对于儒家哲学的贡献,单单张载的横渠四句,便已精辟总结了中华文人的终极使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在当今的小说中,那出现的频率是相当之高啊,可见其影响有多大。
但程朱理学,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华思想的发展。
理学认为,宇宙万物之起源为理,这个理,即是天理、天道。
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穷极事物的道理,即是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便是致知。
这便是格物致知的出处。
虽然格物致知遵循了事物一般发展规律,但在方法论上,却有很大的问题。
其过分强调道德伦理,缺乏系统的实证方法和忽视逻辑推理,这些问题限制了其作为一种认知方法的普遍性和深度。
同时,这些也限制了知识领域的拓展、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科学思维的发展。
这大概也是阳明先生格竹子格到吐血,后来龙场悟道,发展了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原因之一吧。
不光如此,理学认为,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还可能会迷失世间。
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后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
这便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由来。
也成了程朱理学被后世批判为“礼教吃人”最大的污点。
而现在,理学已经成为大明工业发展的第一个拦路虎了!
事实上,李晗还认为,大明文坛的反应,来得还是有些慢了,在他的预计中,当老朱正式开始工业化时,理学家们就应该跳出来反对了。
没想到匠造官学的设立,才彻底刺痛了文人的神经,成为这场风暴的导火索。
不过现在暴露出问题还不算晚,只是,老朱最大的问题是,舆论的喉舌,并未掌握在他手中。
或许,在大明掀起一场科普新文化运动?这得慢慢来,洪武年间百姓识字率太低,文盲有点多,不急于一时,不过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