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手艺人的致富经下
“请吃饭?”
韩国富放下烟袋杆子,嘀咕。“这小子又干啥了,咋又想起吃俺们吃饭了?”这年月,请吃饭可不是小事,各家口粮够自己家吃的就不错了,请客,开啥玩笑。
穷苦的家庭,结婚能炒几个菜,有个肉有个酒就算不错了。
“达,李枫说啥合计合计卖木头,竹子的事。“
韩安民拉了凳子坐下来。“估摸是不是找到啥门路了。”
“别说,这小子还真认识不少人。”
上次省里都来了,韩国富一下站了起来,不成,得去问问这小子,真能找到好门路,那对于大队可太重要了,尤其是现在旱情越加严重了。
不绝收就算好了,几乎板上钉钉子的秋收要不成了,即使现在老天开眼下雨怕是也没的啥好收成了,今年冬天可要难过了。最令韩富国忧心忡忡的是不光光他们韩家坝。
整个公社,甚至整个大别山这一块都不成了,救济粮怕是比往年也难弄了。总不能真拿着碗出门讨饭吧,那是没法子活下去逼不得已才会背井离乡去讨饭的。
再说讨饭也不容易啊,大家都没口吃的,你去哪里讨饭啊,多少讨饭的最后客死他乡。人离乡贱,这个道理谁都懂,韩富国提着烟袋杆子就要去找李枫。
“咋要出门,这都要吃饭了?”
晚饭可没有大锅饭吃,石春见韩富国急匆匆出了门,没来及喊着只能拉住大儿子。“你达干啥去?”
“去找李枫这小子。”
韩安民说道。“妈,你们先吃,俺也去看看,不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卖啥药。”说完快步出了门,石春嘀咕,这爷俩真是饭也不吃。
李枫这会正给吴振华倒酒。“吴伯,你懂得多,你给说说,有啥好法子来钱快些?”
“来钱快?”
吴振华笑了。“来钱快,这时节怕是要数沿海那些地方,搞些私货家电,衣服之类的,挣钱不算少。”
“这犯法的事就算了。”
李枫心说好家伙,吴伯年纪不小了,还挺狂野啊,走私,这家伙小说都不敢写。
“遵纪守法的,怕是难了。”
吴振华说道。“你知道,原子弹爆炸,一人才奖励几块钱,你弄出啥能比原子弹爆炸来的功劳大。”
“除非你能赶上钱老他们的水平,一月工资三四百还是有的。”
李枫觉着这酒还是别喝了,开什么玩笑,别说现在了,后世又有多少能达到三钱这种水平的,三四百工资给他们李枫觉着都算少了。
“吴伯,你看有没有结合咱们现在实际的,搞点项目?”
吴振华是经历这个年代的人,想来总归比自己这些门外汉要了解多。
“实际情况?”
“对,吴伯,我先说一下。”
李枫放下酒瓶说道。“高就,高成兄弟俩会木匠活,剃头,我啊,会些竹编,手艺还不错,再有就是来回这边,可以带些东西,不过东西只能是符合当前时代的物品。”
“哦?”
吴振华还真有点意外,高就和高成兄弟会木匠,还会剃头,至于李枫会竹编他倒是知道的。“木匠放现在倒是好手艺,老伴,你还记得咱们当时结婚时候添置几件家具?”
“哪里能不记得啊。”
王音感慨道。“倒是,咱们家啥拮据啊,金婚的时候,为了打张木床,你是起早贪黑的,好半天才凑齐材料,为了请人给手工,家里半年没见荤腥。”
“啊?”
吴桐还真不晓得,爷爷奶奶年轻时候这么苦难,为了一张床,半年不吃肉。
“是啊,当时就想啊,结婚了,总要给你打张新床,要是有个新柜子那就更好了。”可惜,当时他们条件,打张床都求爷爷告奶奶,累死累活还找人借了些钱才打下来的。
那年的过年,两口子连口肉都没舍得吃,新婚当年就吃了饭煮年糕,还是别人送他们的,想想当时日子。
“吴伯意思,现在家具挺紧俏?”
“是啊,现在还是人工打,城里家具城平常产能根本不够用的,想要买家具,不光光要求,还有家具票,除却结婚能打申请买个柜子啥,平常想要买家具可费功夫了。”
“没有私下买的吗?”
“那肯定有啊。”
家具票不好排队,可又要结婚的,那不就得想想其他办法,私下走关系,没关系的那就找亲戚朋友打听,哪家木匠有木材,多钱买呗。
“这样啊。”
李枫看着高就兄弟俩,两人木工活还行,不知道大队有没有擅长木工的,现在没有电锯之类,打家具都是人工打,两个人再能干怕是也不足以消化全队砍伐的木材。
“咚咚咚。”
“谁啊。”
李枫嘀咕,正说正经事,谁啊,这么不懂事,饭点了还串门子,真是。
“吴伯,王姨,你们先吃着,我去看看谁来了。”
李枫对着高就,高成兄弟摆摆手,起身去开门,打开门一看。“富国叔,富田叔,你们咋来了,快进屋,吃了没,大丫,二丫给富国爷,福田爷拿双筷子。”
韩富国刚找到韩富田,韩富田正准备吃饭呢,可没法子,韩富国一把拉上,他还能咋办,这不跟着过来了,他还不晓得啥事呢。这么急急忙忙的,赶着饭点有啥事不能等着吃完饭再说。
来了李枫家,好家伙,一看,人还不少,尤其是吴振华和王音,一看气质就不是一般人,文化人啊,这家伙别是啥作家啥的,这慌慌张张过来打扰人家吃饭,显得太没有礼貌了。
倒是韩富国晓得些,这大概是李枫说的想要进城打听政策的亲戚。“吃着呢?”
“吴伯,王姨,这是咱们韩家坝生产大队大队长兼书记韩富国。”
“国富叔,这是我吴伯,王姨。”
“吴振华,韩队长。”
“吴振华同志,王同志你们好,打扰了。”
韩富国平时很少见到啥文化人,一时间倒是有些拿捏了,李枫嘀咕跟着平常富国叔完全两个样子。
“富国叔,富田叔,快坐。”
李枫又介绍一番韩富田,众人这才坐下来。
“我去切个菜。”
红肠切了一碟子,又抓了一把生拍了条黄瓜,加了两个菜,说了在这年月有个红肠,有个炸生米,可是够格的下酒菜了。
“富国叔,富田叔,你们尝尝,上海一读者寄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