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开诗会
“我们没来迟到吧?”
黄晓丽和吴小凤一下摩托车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没,这边刚回来没多大一会。”
李枫招呼吴胜男把摩托车停靠到院子里,别到时候给小娃子碰着了,小屁孩好奇心重要是碰坏啥了,可又是一件麻烦事,毕竟摩托车配件可不便宜,坝子里各家都不富裕,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
停靠好摩托车,吴胜男和徐青青招呼一声就加入了讨论。
“李枫同志,你的诗写的太好了,太有深度了。”
曹清平是来人中不多上过省级刊物的作家,此时颇有些激动握着李枫的手。
“曹老师你太夸奖了。”
“不不不,李枫同志,我可真心实意的钦佩,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可却把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意向神奇组合在一起,看似相悖的转折,蕴含着奇妙的合理性,这首诗真的太具有魅力了。”
“是啊,这首诗写的真的太好了。”
杨青峰感慨道。“没想到李枫同志在现代诗方面也有如此深厚造诣。”
“杨馆长,这次来的有些唐突了。”
吴川说道。“先前我们工作做到有些不到位啊,交流,怕是我们当学生都差点意思了。”
“吴老师,你这就太高抬我了。”
好家伙,这咋一转头的功夫,一个个咋就捧起自己来了,一代人,李枫知道这首诗很不错,是朦胧诗代表作之一,是顾城成名作之一。这首诗在后世极其有名的,两句话赋予极多的含义,不同人有不同见解。
“李枫同志,你太谦虚了。”
曹清平说道。“杨馆长,我觉着今天我们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交流学习了,光是这一首诗,足够我们探讨的了。”
“是啊。”
杨青峰点头,这首诗太好了,一开始读着还没有太多感觉,可细细一品味,里面蕴含的韵味可就大了,别说他们这些半文化人了,即使地区,甚至省城作家遇到这样好诗都值得开一场研讨会。
“真这么好嘛?”
黄晓丽和吴小凤对视一眼小声问着吴胜男,虽说她们挺喜欢文学的,可毕竟深度不如吴胜男这个文学爱好社的社员,更比不上说话的几位作家,文化馆长。
难道是她们太过肤浅,吴胜男苦笑摇头,她虽然也觉着李枫诗写的挺好,可没有深度解析。只当这好诗,至于具体哪里好,有什么深度,并不是特别了解。“我也不太懂,不过听曹老师他们准没错。”
“这倒是。”
毕竟人家都是作家,发表文章在报纸,杂志上的,说话肯定有的放矢的,只要认真听就成了。相对徐青青几人更有感触,刚刚杨馆长已经说了自己看法。
对于这首一代人给予很高的评价,更是简单介绍一番这首诗歌的写作上一些技巧,还有整体意向呈现方式。此时听到吴胜男三人小声嘀咕,徐青青靠近些小声把杨馆长刚刚的话复述一遍。
“李老师真的很厉害很厉害,你们看这首诗整体意象呈现方式是主要集中眼睛这个意象上的,在茫茫黑暗中,眼睛是唯一的灯,可我们经验告诉我们眼睛却是透明,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
徐青青颇为有些得意看着三人。“你们懂了吧,这并不是一般眼睛,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范式。”
“啊,原来眼睛是这个意思啊?”
黄晓丽和吴小凤恍然大悟,同样吴胜男也微微点头。“那这么说的话,黑色眼睛和黑夜都是有所指代的了?”
“那当然,杨馆长刚说了,黑色眼睛代表诗人曾经撕心裂肺的创伤,是《伤痕的》沉淀,是对黑夜的反思,同样黑色眼睛也令黑夜显得那么沉重和恐惧。”
“啊,这样啊。”
吴小凤和黄晓丽感慨,原来如此,她们确实比不了这些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想的可真深刻啊。
“我懂了一些。”
吴胜男看了一眼李枫,李枫背景她调查过,大概掌握一些,如果没错的话,李枫怕是和《伤痕》里的女猪脚,还有养猪人里的男主角有些类似经历。
在过去十多年间肯定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这或许对于他来说就是黑夜吧。“光明,在那么深沉的黑夜总是多么难以寻找。”
“没错。”
徐青青点点头。“胜男,你说的没错,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勇敢,在如此深沉黑夜里呐喊,寻找光明……。”徐青青越说越激动,吴胜男也跟着激动起来。
“尤其是令我佩服的是标题,一代人,杨馆长和吴老师,曹老师刚刚虽然没说,不过按着我理解,这一代人说的就是曾经我们。”徐青青说完看着李枫眼神那家伙越加亮了。
“或许不止我们吧。”
吴胜男说道。“李枫,或许曹老师,吴老师都在里边,这是一个时代,二代甚至三代人。”
“有道理。”
徐青青赶紧记下来,好家伙,李枫都没想到,这家伙理解还挺多,一代人,李枫当然知道,写了肯定是了解学习过的。此时曹清平和吴川都相继发表了自己想法。
“李枫同志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曹清平说道。“尤其是意象的营构上称的上匠心独运,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的相关意象,用奇巧的手法组合出他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深刻体验。同时他使用了更简单,明确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出心中想法,避免了晦涩难懂等卖弄的文笔的写法。”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浅显想法,供大家斧正。”
“曹老师说的太好了。”
吴川接着说道。“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觉着这首诗在审美上同样具有可说的地方,尤其是审美原则上它是全新的,避开了情感的直抒,放弃景象的实叙,只是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对于黑暗的否定,对于光明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高度的凝练和艺术上高度提纯,这是小说,散文等难以表达的出来力度和容量。”
好家伙,李枫惊讶看着曹清平和吴川,这两人阅读理解肯定满分啊,这些话,李枫其实也知道的,一代人评论中出现类似的话,没想到,这两位老师竟然这么快就分析出来。
这水平不低啊,这就有点令人意外了,李枫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人老师太过夸奖了。”谦虚,但是李枫没有否认两人想法,这一刻更令徐青青等人惊讶了。
没想到短短两句诗竟然有这么多门道,太厉害了,一时间秦国盛,赵国栋,徐青青和吴胜男眼里满满钦佩,至于黄晓丽和吴小凤更是感慨。
果然她们比着作家,还有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青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原来这首诗写了这么多内容,这么有思想深度。
“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