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如何使得?
登基十年不干政啊,他能做多少事?
若是不能尽早伸展拳脚,总览政事,还要他这一身超迈时代的学识做什么?怎么让大明再次伟大?
既然前身不靠谱,让李氏如此不放心,他自然要吸取教训,从细微处做起,慢慢给李氏信心。
所以,他方才的所有表现,都是做给李氏看的。
从行止有度,到措辞谈吐,以及最后的感情牌,都是在向李氏表现,给她做思想工作。
总之就是要让她知道,她儿子,是天资聪颖的,是敏于政事的,是孝悌仁义的,总之,反正就是靠得住的!
这种平民出身,还没被政治浸入味的女人,打感情牌,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历史上这位李氏,迟迟不将大政交还,一来有孩视万历皇帝的缘故。
二来,恐怕也有掌权日久,政治格局稳定,不愿意轻易改动的缘故。
所以,做工作,得趁早!
哪有信任外人,不信亲生儿子的道理?
好在他朱翊钧不一样,这种联络单位老妇女感情的手段,可谓信手拈来,加上他现在顶着一张八岁小孩的面孔,天然就极具欺骗性,就连冯保在方才最警惕的时候,也最多想想他是否被人哄骗,何况李贵妃?
有优势,自然要好生利用起来。
今日只是一个开胃菜。
往后更得好好表现!
为此,他才在最后做出了铺垫。
他需要有一个理由,一个一朝开悟的理由。
皇太子哀思大行皇帝,一改常态,奋发作为,这就是一个放到哪里都能拿得出手的原因!
多好的事迹,这要是他前世,能写出十篇不重样的材料来。
果然,朱翊钧这一连串的攻势下,李贵妃终于有了些动容。
她眼中划过一丝哀色。
先帝猝然病逝,留下他们孤儿寡母,主少国疑,这番话可谓正好戳到她的软处,心有戚戚。
她嘴唇动了动,一时无法言语。
只是低头看向朱翊钧,缓缓伸出手,用力地替他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过了好一会。
李贵妃才肃容道:“既然如此,我儿更应当进学修德,无事怠荒,不要负了你父皇所望才对。”
“你出阁学习至今三个多月了,我问及进度,诸位讲官都讳不敢言。你若是当真有心,便在开经筵之前,将四书五经尽数熟读一番。”
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说道:“切莫再像之前一样,振作两三日,又怠惰了回去。”
所谓太子出阁讲学,算是启蒙识书,诵读即可;而经筵,就是皇帝辨析经典,深入学习政治哲学了。二者之间,自有差别。
朱翊钧听罢,只觉一噎。
心中叹了口气,合着间歇性雄心壮志,是每个人都有的前科是吧?真坑啊。
看来,李氏不是那么好攻略的,眼下虽然态度有所软化,但,道阻且长啊。
也罢,多少有些效果,反正他还有时间,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滴水石穿罢。
他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稚声道:“母妃教训得是,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母妃、母后殿下所望!”
“今后必然进学修德,尽快将四书五经熟知,好让母妃与母后殿下考校!”
说罢,他还拱手朝那位宗法上的母亲,也就是皇后,所居方向拱手行礼,以示方才先帝所言的母子三人,他谨记在心,一个不落的。
李贵妃不置可否。
“走吧,万丈高楼平地起,我送你到文华殿外,稍后殿上你好好在百官面前显露天家威仪,不可再似前次一样畏缩了。”
随后,她便牵着朱翊钧的手往外走,两人就这样被宫女宦臣簇拥在中间,往文华殿而去。
文华殿是廷议的地方,皇帝便殿,积年政治共识下,后宫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也只能送到殿外。
当年明英宗朱祁镇九岁登基,有人请英宗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后来掀起好一场争论,最后还是以张太皇太后一句“不要坏了祖宗规矩”定下调来。
如今李氏连正宫都不是,当然也不敢僭越祖制成法。
一行人刚刚出了慈庆宫。
没走几步路。
突然看到。
一名太监提着灯笼急匆匆跑了过来。
李贵妃当即皱起了眉头,她分明看着来人,是从文华殿的方向而来,这紧要关头匆匆忙忙,是出了什么事?
不过这自然不用她亲口问来。
冯保当即跨前一步,一把拽住那小太监,一个耳光刮了下去:“你这不长眼的,是要冲撞大驾吗!?”
小太监突兀受了一耳光,也不敢辩驳。
只是捂着脸,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喘着粗气道:“贵妃娘娘,太子爷,要事容禀!”
“首辅高拱,久候太子不至,方才在殿上对奴婢说,果又如此,皇太子定然又不来了,你这厮再去请个口谕罢。”
“奴婢不敢擅专,连忙赶来禀报!”
朱翊钧心头一跳,不露痕迹地看了一眼此时退到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冯保。
心中暗道不妙。
-----------------
注1:第一次劝进见于,“隆庆六年五月甲寅,文武百官率军民人等于会极门上表劝进,谕答曰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明神宗实录·卷一》
注2:朱翊钧作为太子出阁读书之事,多有波折,八岁时诸臣(包括在张居正、高拱等)上奏请太子出阁读书,穆宗却留中不发,一直到眼见快不行的这一年三月,才让朱翊钧出阁启蒙。——《明穆宗实录》卷五
注3:不止李氏,明一朝称谓都比较口语化,你你我我很正常,甚至多见于诏书。譬如万历婚前,李氏慈谕“说与皇帝知道,尔婚礼将成,我当还本宫。”
注4:(李氏)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钜万,帝亦助施无算。居正在日,尝以为言,未能用也——《明史·列传卷二》
注5: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日:“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明史·列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