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奇神色凝重,右手紧攥刀柄,恨不得即刻拔刀,斩尽马匪。
“师兄朋友的父母与弟妹,当真身亡了?”真慧满不是滋味。世上除了白姑娘,又多了一个可怜人,他们善良,也没有做错什么。
但,为何事情会变成这样?
孟奇环顾四周,扬声唤道:
“小二,将食物送至客房。”
此地言谈不便,需寻私密处详说。
真慧脚步沉重,向二楼客房走去。
关上房门,确认无人偷听,孟奇才沉声道:“小顾的父母深知被押往邪岭的下场,为不受折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顾家当场杀了小弟小妹,而后自尽。”
真慧怔怔望着孟奇。
以往都是听得故事里的事,可现在这等惨剧发生在现实,发生在自己身边!
孟奇淡淡道:“小顾曾和我说,他父亲为家族出生入死,落下病根,每逢阴寒,便周身疼痛,彻夜难眠!
他娘出身书香家庭,知书达理,默默操持家务,照料家人;他弟年仅十余岁,初涉蓄气,坚毅刚强;他妹尚幼,活泼可爱,总跟在他身后嬉闹……
这是很好的一家人,小顾还邀请我有机会去他们家作客!”
“师兄……”
真慧欲言又止,但不知如何安慰,千言万语,在这般惨事面前都显苍白。
孟奇平静道:
“我十五入开窍,在少林也算翘楚,可如今,反倒连累朋友……”
他猛地抬头,望向杨尘。
“师兄,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连朋友都护不住,算什么大侠?”
孟奇声音中满是迷茫与自我否定。
杨尘望着他,目光柔和,缓声说道:
“你想去做什么那就去做,只要你有承担后果的觉悟,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习武修行是为了什么?
在我看来,长生太远,到头来,不过为‘念头通达’四字罢了!”
念头通达……
念头通达!孟奇望向窗外,眼中好似有雷火在燃烧:“小顾无错,此事因我而起,若有错,亦是我的错。
“我坚信行侠仗义无错,错在我们不够奸猾狠辣,对付恶人,须比他们更狠,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方能成大侠。”
孟奇借此反省过往。
深知除恶务尽,绝非虚言。
真慧道:“师兄,说得对!”
“我要去邪岭,这次我要靠自己报仇,救回小顾!”孟奇眼中杀意滔天。
“我恨不得即刻手刃恶书生,将这罪魁祸首碎尸万段!此仇不共戴天!”
杨尘点了点头,神色肃然道:
“你想明白了就好,唯有掌控强大力量,方能报仇雪恨,伸张正义。”
“我懂,我想通了,对恶人,感化无用,唯有让他们知晓,作恶必付十倍乃至更多代价,方能令其收敛。”
孟奇咬牙切齿道。
感化与惩戒须并行不悖,小错尚可感化从轻,丧心病狂之徒,唯有重惩,方能震慑同类,感化二字在此刻太过单薄。
“既然你已决定独自前往邪岭,报仇雪恨。”杨尘指了指桌上饭菜,沉声道:
“那便先填饱肚子。”
“然后呢?”
真慧满含期待。
孟奇“铮”地拔出红日镇邪刀,指向邪岭方向,决然道:“然后,踏平邪岭!”
“什么?”
真慧一怔,自觉孟奇实力尚欠火候。
“此事因我而起,不能再借师兄之力,我赴汤蹈火,都要去邪岭报仇,救回小顾。”孟奇沉声道:“我打听过了!
“如今邪岭头目只剩四窍的恶书生与两名七窍高手,其余多是六窍以下喽啰!
“虽人多势众,亦有机可乘,现在上门总好过等到则罗居等首领归巢。
“唯有让马匪知晓,哪怕躲在邪岭,亦难遁因果,方能使其少行恶事。”
孟奇从未想过让杨尘出手,此仇唯有自己亲手解决,才能念头通达!
至于求师父等长辈援手?孟奇更从未想过,少林僧人不犯杀戒,至多擒恶书生回少林,镇压后山,诵经感化。
孟奇戒刀遥指邪岭,寒声道:
“此行艰险,我却无惧,定要取恶书生狗头,纵火焚尽贼窝!”
“师兄,我也要去,恶书生定料不到我们有此胆量,敢直捣邪岭!”
真慧一脸郑重。
此去危险,孟奇本想拒绝,望向杨尘,见他点头,略一思忖,道:
“你暗中负责放火,切勿正面交锋。”
“是。”真慧郑重点头。
孟奇收刀归鞘,径直坐下:
“那就先吃饱,吃完踏平邪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