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蜈蚣跟着在旁边帮腔:“俺家娘子,当初是县城里首富!……”
这年头,女人家除了嫁妆,基本上没有什么合法的巨额财产的来源。要独立置办大额产业,确实比较麻烦,手续上也繁复不少。
好在并非完全禁止女人买房买铺。潘小园已经有了合法的身份证件,再加上“孙巧手点心铺”那次的合作愉快,算是加了不少信誉分,那掌柜的也只好硬着头皮给办了。
而潘小园自己,眼看着买个铺子都如此不顺,不得不考虑起来,以后自己若是真的发家致富,要做到“名下产业无数”,怕是没那么容易。但凡有谁起疑心,来个“顺藤摸瓜”,查出她真实身份来,可有点难办。
先不多想。董蜈蚣再次提醒她:“大姐,你手头到底有多少钱?别不够……”
知道她的大部分积蓄已经贡献给了风门,剩下的让她不知周济了哪个“弟弟”,这会子基本上算是个无产阶级。
潘小园看他一眼,直接摸出几块金子,排在柜台上。
“掌柜的,给称一下。”
董蜈蚣直接傻了。大姐怀里藏着聚宝盆不成?
当然不是她自己的金子。武松从大名府分来的“民脂民膏”,其中的金子,让她找人随便熔了下,眼下已经看不出“公款”的形状。
那掌柜的见客户出手阔绰,也管不得顾虑她女人买房置地了,赶紧叫人取天平来。
潘小园怀揣州桥黄金地段商铺地契,信步走出牙行。忍不住偷偷的笑。
拿未婚夫的积蓄全款买房置地,还是只写她一个人名字,自己送自己一个大写的“渣”字。
宋代流行厚嫁,嫁妆一般比彩礼还要丰厚,直接导致男女初婚年龄升高(女大约18岁,男的二三十)。嫁妆高低直接决定在夫家的地位。比如范仲淹曾规定,族中男女嫁娶,彩礼规格20贯,嫁妆规格30贯;苏轼曾经资助一个女性亲属200贯出嫁;秦桧老婆王氏出身名门(和李清照是姑表姐妹,但两家十分疏远基本上不往来),当年的嫁妆是二十万贯(!!)后来秦桧被金国人捉走,“逃”回宋境时想把老婆甩掉,王氏直接发飙,说老娘当年嫁妆二十万贯!秦桧没脾气。
第184章1.9
王茶汤老汉家里娶媳妇,点心铺上上下下都接到了邀约。潘小园派了两个代表前去贺喜,包了一千钱大红包,挑了一担子点心,也算是风风光光地给自己的店铺打了次广告。
再过几日,小王茶汤的州桥夜市摊儿顺利开业了。本本分分夫妻店,左边卖茶汤,右边卖豆腐花。潘小园抽空去光顾了下——主要是好奇那个会做豆腐花儿的小媳妇。
这会子人见着了,围个旧围裳,眉淡眼小,相貌平平,人却泼辣利索,手底下的豆腐花儿看起来也是多年功力。尝一碗,赞不绝口:“娘子家里若是还有会做豆腐花儿的兄弟,不妨让他们来我店里帮厨,待遇从优。”
豆腐花娘子知道她是点心铺管事的,也不羞怯,爽快一笑:“可惜我弟弟才十岁,等他长大了,定然给娘子送过去——还要多谢娘子照顾我公爹,这碗豆腐花算我们两口子请的,娘子别破费。”
潘小园笑嘻嘻谢了:“对了,那个‘东京茶汤王’的牌儿,这里也可以挂一个,算是分号嘛,肯定会有慕名而来的。”
小王茶汤在后面灶台上忙来忙去,见了她,脸一红,腼腼腆腆笑一笑。
潘小园“赞助”夜市摊儿,给他们减免租金的事儿,亲家自然也知道,挺高兴,还连夸小王老王会办事,有人脉。
小王茶汤摊位的租金,潘小园让他月底定期送到牙行去,等自己来取。毕竟这事要做得低调,不能成天坐在属于梁山的点心铺里,收着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