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朋友
对于王鸿诚的邀请,陆长歌很自然的答应了下来。
而他约定见面的地点,就是刚刚开业的江星商业广场。
其实这个年代的商场还缺少十年后的那种设计感,尤其这种中小规模的商场,它们有点像把小商品集市搬到了市中心漂亮的水泥房里,然后一层一层、一圈一圈的摆布店铺,如此而已。
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装修也不够,因为现在新建所以还好,市民都有新鲜感,等过了几年或者有其他的同类型商场,马上人气就下降。
除此之外,也很难有什么大品牌入驻,偶尔在门面上拉到一两个,也基本是白送给人家。
因为商场的档次不够,人家大品牌并不愿意在这里开店,钱不钱的都是小事,主要是拉低品牌调性。
所以初期都是商场去求着品牌方,这些大的品牌本身会自带人气,人一多,才能吸引中小规模公司在这里开店,然后就收他们的钱。
这个租金逻辑有点像《让子弹飞》那个三大家族的钱如数奉还的剧情。
这次,陆长歌的a4也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要说个地点,油门一踩就到了。
到了之后直接坐电梯上七楼,王鸿诚在这里等他,并带着他一起俯视下面这个他得意的‘作品’。
其实陆长歌想象的差不多,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商场,中间空着,四周是商铺,而在空间感上还有些拥挤,比如说扶梯窄、店铺的门面大多比较中庸。
但王鸿诚好像对此很满意,指着这片‘江山’问他:“你觉得怎么样?够fashion不?”
洋枪夹土炮,陆长歌最烦了,完了还拿个大铁盒子问他够时尚不,难绷。
他反问道:“什么是时尚?”
王鸿诚一愣。
这个表情被陆长歌捕捉到,“怎么?没人这样问过是吗?”
“确实。你第一个。”
“可逻辑上就该是这样。我得了解你心中的时尚,然后对照你的定义才能回答它够不够时尚。总不能就说灯够不够炫、装修够不够高级吧?”
王鸿诚笑了,这个陆长歌果然有意思。
“我以为时尚是一种流行的、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的风格或生活态度。”
这叫什么回答,用一个模糊性的概念去解释了另一个模糊性的概念,那什么又是流行的、新颖的呢?
陆长歌只能挑眉,“行吧。”
“你好像不是很赞同。”王鸿诚小脑袋一歪,勾着嘴笑道。
“你是王总,我是小兄弟,我说什么都像是无病呻吟。有句话叫,你要批评指正四周的风景,等先爬上屋顶才行。”
“哈哈哈,那个陆主任说话不过大脑。”王鸿诚大笑起来,“你也别一直王总王总的叫我了,就叫我名字,或者英文名字,robin。”
“若什么?”
“robin.”
“我还是叫你中文名字吧。”
“行。”
这两句聊下来,他发现其实王鸿诚比他想象的还要没有架子。
“上次那个场合不好,所以一直没能好好的和你自我介绍。我们家最早是做建筑起家,90年代的时候我爸开始接触房产开发,直到现在房地产也仍然是我们山文集团的主营业务,不过你可能没怎么听说,因为我们才到江州不久。”
“不是还有超市吗?”
“那个啊,那是我妈在弄。”
“喔……这么说来,这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项目。”
王鸿诚点头,“当然,我们在江州成立了一个分公司,我爸让我来打前站。如果只有这么一个项目,那我们家老爷子得失望了。不瞒你说,我近期还有一个住宅项目打算推进。下次我再带你瞧瞧,兴许咱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我可没那么多钱。”陆长歌并不想透底。
王鸿诚说:“资源有很多种,又不单独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