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洲站在百官之中,缩着脖子,似听非听的半垂着眼眸。
待三位辅臣上奏完毕,承天帝微微点头,苍老声音道:“不错,吴王和楚王的差事都办的很好,朕心甚慰,其他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臣有本奏报!”百官之中,步出一位中年紫袍官员,正是管理围棋署的王署正,他高声奏
\t\t\t\t\t\t\t\t\t', '\t')('\t\t\t\t报道:“启禀陛下,还有两个月,就到了我朝与北燕每五年一次的“国之弈”,五年前的比试,我朝与北燕打成平局,此次比试,围棋署精选拟定了对战棋手,请圣上定夺!”
他说着将一本名册双手呈上,有宫使取来名册,敬送到承天帝手中。
一直埋着头的谢元洲,稍稍抬了抬眼皮,围棋对弈深受大夏子民的喜爱,尤其是承天帝嗜爱围棋,做了皇帝后,专门设立了围棋署,用来搜罗和培养围棋高手。
而王署正口中的“国之弈”来源于一段往事。三十年前,承天帝与北燕的燕武帝在一场大战后,颇有几分英雄惺惺相惜之感,两人在战后和谈时,对弈了一局,随即签订了休战协定,并约定每隔五年,北燕和南夏组织棋手进行一场“国之弈”比试。
这些年来,两国之间战争不断,但每五年一次的“国之弈”,却奇迹般的保持了下来,两国之间也是输输赢赢,各有千秋。
御座上的承天帝看了名单后,脸色沉了下来,“你拟定的这几个棋手,朕跟他们经常对弈,他们棋力并不强,若是让他们对战北燕,只怕胜率不高!朕每年拿出那么多银子养着你们围棋署,你们就培养出这么几个无用的家伙!简直有负朕恩!”
“臣知罪!”王署正吓得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这时,吴王秦天舒出班启奏道:“陛下息怒,我大夏的围棋高手其实并不少,只是培养棋手的围棋署近年来人才凋零,臣建议召开棋弈评品大会选拔人才,并根据棋品授予棋官之衔,必能选拔出棋力高超的棋手充实围棋署,进而战胜北燕棋手,如此一来,既能提振大夏国威,又能安定民心,显示我朝虽然经历短暂叛乱,仍然是繁荣盛世。”
元洲眼中闪过一抹清亮,面庞依旧清冷。
承天帝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转眸望向秦昭明,“楚王,你认为吴王的建议如何?”
秦昭明神色冷肃,薄唇抿成了一条线,“孙儿臣对吴王的建议没有异议,全凭皇祖父圣裁!”
承天帝点了点头,“好,棋弈品评大会以及对战北燕‘国之弈’的差事就全部交由吴王。天舒,你不要辜负朕你的厚望啊!”
秦天舒立即跪倒,“臣自当竭尽全力,报答圣恩。”
承天帝又问询了几个朝臣政事后,便散了朝。
谢元洲站了一上午,此时腰膝酸软,他本想跟大哥谢向文一起回府,却发现大哥被几个同僚围住,似乎在谈着什么公务。
他只好独自步出殿外,一道强烈的阳光刺入眼内,令他些许恍神,下台阶的脚一滑,身体禁不住向侧面歪去。
一只温暖有力的手牢牢抓住了他的手臂,将他稳稳扶住,“谢大人,您没事吧?”
元洲转眸望去,但见李霖满脸关切正望着自己。
元洲冲他感激的点了点头,挣开了李霖的手。“适才站太久了,腿脚不灵活,多谢李郎官相扶。”
李霖轻笑道:“大人取笑下官了。”
元洲唇角弯了弯,两人并肩沿着甬道向宫外走去。
李霖一边走,一边压低声音询问:“吴王提出棋弈评品大会,大人怎么看?”
元洲平淡的声音道:“我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皇上怎么看?”
李霖:“我看皇上很高兴啊,皇上本就喜爱下围棋,也爱看下围棋。吴王这次投其所好,是下了
\t\t\t\t\t\t\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