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都市言情 > 上命昭唐 > 第255章 嘉德万年(三)

第255章 嘉德万年(三)(2 / 2)

“臣反对!”洪亮的声音响起,武熊举起笏板:“臣熊昧死以闻!某大将军兼某军节度使非重臣不得任。王郜何人?身无寸功!”

他得封车骑将军、朔方军节度使以来,风光一时无两,谱子也摆的大得吓人。不爱听圣人和别人唤他武卿、武将军,专喜欢人们唤他大将军、武帅、武公。他认为自己在屠场里打滚十余年才有了这一切,哪里肯和一个资历不够的人共享荣誉?

说完,他恶狠狠地盯着李绰,骂道:武力相见?仗又不是你们毛锥子去打,也敢大言不惭!”见有武夫作对,李绰害怕王从训、赵服他们也唱反调,急道:“十大将军是重臣,王郜也是重臣,一内一外而已。怎么授不得?王郜若能奉诏,就是大功一件,难道在朝立的功才是功吗?”

马上就有人附和:“是极。”

“臣弹劾武帅公心私用。”

“……”

众口悠悠,很快就将武熊的嗓门盖了下去。武熊一时间感觉就像被捂住了嘴巴,非常被动,不得不寻求圣人的支持,冲帘后大叫道:“陛下快说句话呀!!”

圣人自然不乐意亲自和他讨论这个事,容易得罪人。

目光扫视着殿中群臣,他把这件事踢给了朝廷,看着香案魁首:“卿等以为如何?”

郑延昌见多了杀材,可不会惯着武熊,再加上他本身就对圣人授予武熊等人大将军兼节度使不满,认为这会助长武夫气焰。故而他一口接住话茬:“朝廷尊容藩方,部分人却不知进退。李绰的建议很妥当,臣附议。”

中书侍郎陆扆勃然跟进道:“祖宗之法不可废!”

中书舍人韦说、赵嘉、李燕一起举手:“臣等附议!”

大司农李群举手道:“臣附议!”

淮西节度使、道成大将军赵服举手道:“臣附议!”

天安军节度使李仁美、陕西节度使王从训、殿前都虞候朱瑾、妙严净华张乘法、摩利支天兼左领军左中侯萧秀、长枪效上种道士、都点检论弘毅齐声道:“臣等附议。”

赵崇、杨沂、萧宽之辈急于撇去内贼的帽子,也被迫纷纷跟上:“臣等附议。”

扎猪担心这事真的会引发与河东、义武的交恶,到时候他夹在中间为难。一方是把他养大的故主。一方是对他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君主。所以他无比煎熬,但一边倒到这,也只得无奈举手,像在被逼做一件不能却又不得不做的事:“臣附议。”

先君、大帅、贤妃,对不起了。家与国,我只能以国为先。

武熊气得嘴唇抽搐说不出话。

圣人俯瞰着大殿。

他不需要说什么了。事已至此,他和朝廷已经做到了能退让的极限。若外舅还蹬鼻子上脸,那就只好碰一碰了。

收摄心神,已经极度排斥这种戴着镣铐起舞的朝会的他急于结束,说起了自己的事:“现在有几件事交给朝廷处理。”

他这话是以确定的语气说出来的,那就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了。

是故群臣一起拱手:“谨闻!”

圣人理了理思绪,在龙庭上开口:“司牧黎元,方制天下。列井田而底职贡,分县道以控华夷。”

“秦并天下,裂地四十九郡,郡置守、尉,御史监之。汉以秦法不善,郡国并行。而诸郡以司隶、并、荆、幽十三部刺史统之。后汉虽有偏差,大略如前。”

“魏晋以后,南北分争。三百年间,废置不一。及隋平陈,中国一统。改州为郡,一如汉制。”

“高祖受命,改郡为州,边镇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寻改总管为都督。太宗践祚,以山河地貌剖分十道。玄宗废州为郡,肃宗复州。至元和,成节度、观察、防御四十八方,是谓方镇。”

“甚好。”

“然而天下军州四百座,州有府、辅、雄、望、紧、上、中、下八等之分,连县也有赤、次赤、畿、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九等!还有羁縻两字复州若干。”

“有的以九等之县升州,有的以一乡之口设县。一个河南府,区划被改几十次。我找甲库令史查阅卷宗,竟然弄不清楚河南府究竟领哪些土地,其边界又在哪。”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不一一列举。”

“还有超过一半的州,我不知道门朝东门朝西。”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嗯?”

圣人的小眼睛瞪着尚书省某一群大臣,胡须微微颤抖,已是怒气勃发:“真是丧心病狂!”

“臣等基本没改过,多是前朝所为。”户部司郎中汪斌抗辩道。又不是我们干的,迁怒我们,真是不可理喻。

“你闭嘴!”圣人一把拍在扶手上。

“陛下——”汪斌也很生气,抬起头准备打嘴仗,不过他的满腔不满在看到圣人那张毫无表情的死人脸后,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唯唯诺诺低下头:“唯。”

“一个八流刺史,也能被称作使君、持节、都督。”

“辅雄中下,刺史一概独揽大权。刑狱,科举,送士,军事,征税,徭役,文教,吏治,抚民……集于一身,这难道不是一个小号节度使?难怪那么人当了刺史就敢自称基业。”

“州县之治做成这个样子,朝廷所思所想,朕不解。”

群臣表情变幻,这话,未免太刺耳了……宋雅看了眼圣人,骂人还能这么骂?

“州县的混乱没有超过我朝的了。”

“朕已经无法忍受。”

“朕愤怒。”

“参考汉魏六朝的地方制度,全面整顿州县。悉废天下刺史,复州为郡,自今以后,敢言设刺史者死。这是总要求,剩下的朝廷自行规划,朕会陆续下发王言襄助。”

王抟与群臣听得投入,突然听到圣人叫他:“王抟?”

王抟连忙应道:“臣在。”

“你是王导之后,世传经学,家书丰富,最是博古通今,此事交给你主持。如果有人不配合、阻挠你,报到朕这里来,绝不留情。”

“臣领命。”

圣人继续安排道:“郊庙之礼,事之大哉。两汉魏晋,无德不宗,无宗不庙。美曰美,不虚美。过曰过,不讳过。罪有罪,不避罪。至于我朝,荒唐极也。”

“前有中宗为母废,为妻弑,庙号中宗。”

“玄真大圣有何功劳?与汉景帝孰为优劣?庙号睿宗。”

“至道大圣逆天虐民,毒施人鬼,使天下户口减半,几乎葬送圣唐,也得号玄宗。”

“德宗浑噩度日,险些亡国。”

“顺宗在位不到一年。”

“穆宗昏昏沉沉,专事享乐,使宪宗心血荡然无存。”

“敬宗肆无忌惮,平生只爱游戏。”

“文宗制御无术,为人利用,几致颠覆。”

“皇考骄逸残暴,懒惰酷烈。”

“先圣始奏亡国之音,蹴鞠状元的笑话哄传四海。”

“却都有庙号,都进了太庙。”

“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我朝以高祖、太宗为百代不迁,乃定九庙之法。而该迁不迁,不当而入,现在太庙竟然有十几个皇帝。不伦不类,丑陋不堪。以宰相李溪为礼仪使,即日起讨论列圣功绩。该剥夺庙号的夺其庙号,准迁出故事,迁往夹室和独社。该改丑谥的改丑谥。数法仍为九庙。太祖、高祖、太宗庙号不动,仍为不迁之祖。冬至前完成,不得有误。”

嘶……群臣只觉头皮发麻。

得到眼神允许后,郑延昌走到御座下方,小声道:“倒不是说不孝或者什么。按礼议庙,无可指摘。臣担心的是有伤威严法统。就好比玄宗。如真按谥法解给他上了恶谥、丑谥,民间岂不是会认为安史二贼清君侧是对的?”

“有区别吗?”圣人从座上俯身,看着郑延昌:“给他至道大圣的美谥,影响后人骂他吗?皇考美号懿宗,影响我与朝廷对他不爽吗?这两个独夫的罪行,什么庙号谥号也遮不住。上美号,天下人照样骂,厌恶不会少一分。夺庙号,上丑谥,天下人照样骂。”

郑延昌无奈一笑:“未必。至少骂他们的人会变多,久而久之,恐动摇天命。”

圣人摇了摇头:“天命是二祖一宗取得的,他们只是传承过天命的皇帝,谈何动摇?我是五司禁军与将士们的武力立稳皇位的。时代变了,圣唐建立在武夫之上。先有这个,再有天命。”

“且宽心。”圣人放下帘子:“我的地位,我的权力,圣唐的天命,比郑公和朝廷想象的要稳固。”

否则,我也不敢干这些事。

郑延昌一窒。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琴白 神级召唤师 前女友的前男友包养了我 师兄的困惑[古穿今] 自我中心(H)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H) 现代镖师实录 两小无嫌猜 男主你崩了 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