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玄幻奇幻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150章 姜还是老的辣!我果然是天命在身!

第150章 姜还是老的辣!我果然是天命在身!(1 / 2)

第150章姜还是老的辣!我果然是天命在身!天时已至,决战就在今晚!

至关重要的一环?

反烧了自己?

陆逊这冷不丁的两句话,语气轻描淡写,却如惊雷般轰响在耳边。

孙策三人皆是身形一震,脸上的志在必得霎时间消失,吃惊的目光看向了陆逊。

“伯言,你所说的至关重要一环,又是何意?”

孙策眉头皱起,眼神警惕的问道。

陆逊微微沉顿后,拱手道:

“主公,逊才疏学浅,又未经历过战阵,于这水战之道所知甚少。”

“不过逊也略学过些兵法,以为欲用火攻,必借风势,风助火威方能功成。”

“我军向北岸施放火船,自然便需借助于东南风,可这隆冬之际却是西北风正盛。”

“倘若火攻当日,若是无风,则我火攻威力必然大减,未必就能形成熊熊蔓延之势。”

“若不幸遇上西北风,那这火船一放,岂非被风吹了回来,反烧了我们自己?”

大帐之内,一片死寂。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眼珠爆睁,缓缓看向了周瑜。

周瑜呼吸越来越沉重,额头冷汗是刷刷的往外渗,脸上那份运筹帷幄的自信,已为惊异所取代。

布了这么一个大局,把所有能用到的棋子,全都给用上了。

此计,可以说是穷尽他全部的智计,是他巅峰之作,往后也不可能想出如此天衣无缝的杰作。

可千算万算,却偏偏忘算了天时!

这要是没有陆逊的提醒,怀揣着志在必得去实施这火攻,到时候西北风一刮,刘备没烧成,却反烧了自家水军!

他还有什么脸再见孙策?

纵然不被自己的这把火烧死,也只有自行了断,以向孙策谢罪了。

“公瑾,伯言说的没错。”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这大冬天的,上哪里去找东南风啊?”

孙策情绪已开始激动起来,语气中隐隐已有埋怨之意。

周瑜脸上渐起愧色,咬牙自责道:

“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我竟然我没把这东南风也算在内…”

孙策脸色越来越阴沉,拳头也渐渐握紧,眼看就要控制不住情绪,将要爆发。

关键时刻。

黄盖却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道:

“不就是东南风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咱们等一场东南风便是。”

孙策将要爆发的情绪,陡然间缩了回去,猛抬头茫然看向了黄盖。

“这长江之上,冬季虽以西北风为主,但风云变化无常,偶尔也会刮一场东南风。”

“咱们大不了就耐心等几日,等到东南风起时,再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对刘备发动火攻便是!”

黄盖道出了原由。

孙策乃天生将才,虽然精通水战,但实际上统帅水军的时间并不长。

周瑜就更不必说,纵然智谋超群,但在投奔孙策之前,实际上也并没有统帅水军的经验。

他二人的水战之能,多是出自于过人的天赋,欠缺的却是岁月沉淀后的经验,故而对这长江上的天时变化,并不能做到熟知。

黄盖却不同,自小就生长于长江边上,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长江四时的气候变化,自然是了然于心。

正因如此,黄盖才凭借着自己年纪上的优势,道出了这番判断。

听得黄盖这番话,孙策紧握的拳头松开,脸色转阴为晴,重新又看到了曙光。

周瑜也暗松一口气,忙向黄盖一拱手:

“是瑜百密一疏,该提早向公覆老将军徇问这天时变化,不然也不会虚惊了这么一场。”

他一者是恭维黄盖,言下之意则是暗示孙策,这只是小插曲而已,我这计策依旧可行。

孙策脸色终于好转起来时,鲁肃却道:

“纵然这隆冬之季,偶尔也会有东南风,但毕竟是偶尔罢了。”

“若是我们就这般等下去,公覆老将军若迟迟不去诈降,只怕夜长梦多,会引得刘备猜疑。”

“要知萧方此人,可是鬼谋神算,不可小视啊。”

鲁肃这一瓢冰水泼下去,给孙策刚刚放晴的脸上,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位小霸王,脸色再次阴沉下去,拳头紧握,沉默不语。

周瑜也咽了口唾沫,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良久后。

孙策长吐了一口气,走到帐门仰望天空,口中沉声道:

“你们都说我孙策是天命在身,注定要开创我孙氏的霸业,那我就看看,天命到底是在孙还是在刘。”

“老天,若你果真眷顾我孙策,就给我降下一场东南风吧!”

转眼十日已过。

这十天时间,不是无风,便是西北风。

孙策为使刘备不起疑心,这十天时间里,自然不敢按兵不动,只一味苦等。

于是在周瑜提议下,孙策亲率水军出击,对北岸刘营展开了数次佯攻。

为把戏演足,江东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有几次甚至有不要命的士卒,驾船真就冲入了刘营水门。

结果可想而知,转眼被数倍刘军,杀到一个不剩。

连日强攻,江东军付出了数千人死伤,却未能撼动北岸水营分毫。

同时黄盖为安抚刘备,也两次派诸葛瑾过江,宣称不久之后,孙权会送十万斛粮草前来樊口前线。

为将这十万斛粮草,尽数窃夺来归,所以他才不得不继续忍辱负重,逗留于江东军中不能来投。

最新小说: 以爱为名 自古颜控克病娇 明知故婚 强取男主后发现认错人了 经年烈酒[破镜重圆] 仙笼 漂亮小瞎子也要被炮灰吗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晨昏界限 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