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衙门里间的宽敞干净的房间里正跪着两个人,左边那个是胡坤,旁边那个个子颇高,身体健硕,下巴蓄着山羊胡,穿着整洁的官服,他正是双峰县的县令杨泰。在他们前面的墙壁上悬挂着威严文王画像。
两人跪拜完毕,坐于桌前,打开放在上面的木盒子,取出试卷,整整齐齐放在桌上。
接着,他们开始念诵用来审阅试卷的诗文,一个个金字从口出蹿出,钻入到试卷之中,顿时试卷飞舞起来,绽放光芒,亮度由试卷所含的文气决定。
压在最下面的两张试卷发出耀目之光,照亮整个房间,杨泰大吃一惊,脸色全变,他批阅试卷十多年,遇到光芒亮丽的何其多,却从未见过能够把整个房间都照亮的试卷。
胡坤虽然在考场上感知到今年有奇才出现,却没有料到才气竟然如此高,无比震惊。
两人停止念诵诗文,取出那两张试卷,一看写名字的地方,上面写着季子文三个字。杨泰一愣,狐疑地说道:"怎么会是他的试卷?"
胡坤说道:"我们仔细审阅一下,看他的试卷到底有何奇妙之处。"
杨泰略微点头,目光落在第一张试卷上。没看几眼,他不禁高声说道:"好,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几百文字竟无一字多余,又没遗落蔡亚圣的重要生平事迹。"
旁边的胡坤也连连颔首,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色,目光紧紧锁在试卷上面。
杨泰接着往下看,看到评价蔡亚圣的诗人,眼睛顿时一亮,抚须赞叹道:"真是妙笔生花,点评得当,'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妖族出玉关。'中的'环'字,用得传神,此字通'还',点出蔡亚圣对人族反抗妖族的看法,相信战争必定会取得胜利,战士将凯旋而回。"
胡坤说道:"'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气势雄浑,呼应上文,更为重要的是把蔡亚圣一腔报国、战士疆场的热忱写得淋漓尽致。"
杨泰微笑道:"整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才气逼人,此乃佳作。"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把第一张试卷放到桌上,翻开第二张试卷。
刚看到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脱口说道:"用字生动,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
胡坤看完接下来的诗文,抚掌惊叹道:"竹扎根于贫瘠的岩缝中,却不惧狂风吹打,坚韧不拔,反而在艰难困苦中逆势生长。此诗以物喻人写出诗人的一身傲骨。"
杨泰意味深长地说道:"诗文最忌矫揉造作,而应试之作往往缺乏真情实感。季子文处境艰难,穷困潦倒,与石竹立身于岩缝之中相似,因而以石竹喻己,情真意切,乃发至内心。他能在无比艰辛的环境中百折不挠,立场坚定,真是难得。"
胡坤忍不住一手拉住试卷右角,不由自主地念最后一首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念完之后,他兴奋地说道:"季子文这首诗把整个战争场景描绘得生动传神,让人读之宛如身临其境,用黑云滚滚写出战前的紧张气氛,借号角声充塞长空刻画出战争场景的恢弘阔大,以半卷红旗和鼓声写出战争的惨烈和悲凉。"
杨泰摇头赞叹道:"胡兄只见其表,未见其里。"
胡坤连忙扭头,看着正在微笑的杨泰,急切地问道:"杨兄说来听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