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转而看向旁边的仆从,“那些吴人突然到访,打了咱们这些学子措手不及,但输了就是输了,去把该得的奖品送过去!另外,那个年轻人不是擅长经义嘛,咱们县的学子,又不是没有通经义的,邀他择日来县学,与众学子再正式比一场!”刚才陆正拿出千古词,把诗词比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挽回了一些脸面。
而陆正之后的一番表现,才确实给他们挣足了脸面。
要不是有陆正,今年的七夕文会,就成了一个笑话,还是当着丰城县主的面把脸给丢了……
想到这些,县令不免心有余悸。
不过诗词比试,终究算那些吴人赢了,县令还不至于厚脸皮说自己这边胜了。
该怎么处理,还是得该怎么来。
“说来,几天前有一件案子摆到了我这里,是关于野神的案子,也是你做的吧?”县令笑眯眯道。
之前他接到一个大案,其中就有关于陆正的事情,那个时候,他就很好奇陆正这个人了。
陆正点头道:“嗯,那些人,县令如何处置了?”
“按律法办事,该斩的要斩,那个村子,我也派人去查了,罚了一些人。那些夷人啊,不好管理,倒是让你费心了!”县令说道。
陆正回道:“我辈读书人,自当该如此行事,除恶卫道是责任,不谈劳心费神。”
“好好好,难怪年纪轻轻就能修出浩然正气,难得,难得!”县令笑眯眯道,“找你过来,就是想见一见你,不过也不能让县主久等,我们只能以后慢慢聊了。你要是在长川县游学,遇到什么难事,只管托人知会我一声!”
“县令大人厚爱!”陆正拱手道。
县令笑着帮陆正整理了一下衣服,“去吧!好好在县主面前表现,那一位,我也不甚了解,不敢妄言什么,莫要失了咱们洪州学子的风范就好。”
陆正眨了眨眼,怎么就一下子代表洪州学子了?
“好,晚辈告辞!”陆正告辞一声,缓步下了楼。
县令一脸和蔼,目送陆正离开,暗道自己的县内怎么没有这么优秀的学子。
听说那位开阳县县令待陆正如亲侄,他想要多拉近一下关系,都有些晚了。
……
杨恒坐在房间里,一脸阴晴不定,连喝了几口凉茶,才勉强平复心情。
本来还以为一个小小的县城七夕文会,自己出手可以随便拿捏,羞辱一下这里的安国学子。
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陆正,愣是让对方出尽了风头,甚至借此在一位县主面前扬名。
“陆正啊……”
杨恒喃喃自语,刚来此地时,就有人给他说过陆正的情况,不过并不详细,他也不以为然。
一个天地秀才嘛,放在偏远的小县或许稀少,但放眼天下,那就多了去了。
然而这一番亲眼见识到陆正的本事,让杨恒觉得此子必然成为安国的栋梁之材。
不说别的,就是那恐怖的算学天赋,就足够让杨恒惊为天人。
自己拿出来的各种算学题,陆正都不带眨眼,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连丰城县主给的难题,都是轻松答出。
杨恒虽没有亲眼看题,但不觉得丰城县主会随便出道题给陆正造势,而是陆正真的解了一道很难的题。
当然,难题这个说法,是对他们而言。
陆正解出那道题也不过用了片刻时间而已。
“非人哉……”
杨恒摇了摇头,虽然心里很不想承认,但这天底下,真是不乏一些在某方面有恐怖天赋的天之骄子。
加之陆正还修了浩然正气,就让杨恒心里极为不自在。
这时,一阵轻轻的叩门声响起。
杨恒斜了一眼,语气平淡道:“进来。”
魁玉儿推门而入,又迅速关好房门,恭敬低声道:“大人……”
杨恒眼神微冷,开口打断道:“你喊我什么?”
“杨公子……”魁玉儿连忙改口,“安国来人邀请公子择日去县学比试经义,还让人送来了奖品,说是刚才文会诗词首名的奖励。”
杨恒眼神闪烁,他来此地,又不是真的为了什么七夕文会。
“比试推了吧,我没兴趣。至于送来的奖品,那是你应得的,你收下吧!”杨恒顿了顿,又道,“对了,让人选些东西,给那位陆正送过去。”
“他?他会收吗?”玉儿忍不住道。
陆正可是修出浩然正气的书生,怎么会收他们吴国的礼物?
杨恒淡淡道:“收不收是他的事情,礼是我们必须要送的,让送礼的人姿态放低一些,能送出去最好,送不出去也不亏,诚意要拿足。”
“明白了……”玉儿点了点头,“那要送什么礼物给他?”
杨恒想了想,说道:“船上不是有一幅青竹图嘛,送给他!再加一套有灵气的文房……对了,我桌上有一套《孟子》的注解,正好也给他送去!”
玉儿心中惊讶,虽然认定陆正不会收礼,但送出去的这些东西样样都不便宜。
杨恒又道:“以后派人在安国多留意一下陆正的消息,一旦有什么重要的情报,第一时间传回吴国!”
以前不知道这一号人物,现在既然知晓了,杨恒自然要派人好好盯着,是全力拉拢还是……那就看之后的事情发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