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小声嘀咕道:“有点扎手啊,此人定然有备而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勃正色道,“我们这么多学子,难不成还比不过他们几个人?”张勃不禁看向不远处的楼船,那是丰城县主所在的楼船。
不过楼船隔着一段距离就停了下来,似乎没有靠近的打算。
就在这时,有几辆车马从江边大道驶来。
马车停稳,有几个上了些年纪的人下车,慢悠悠上了楼船。
张勃道:“是县令,还有书院的先生。”
县令几人来到船上,众人皆是行礼问候。
县令点头微笑,来到船边,看向不远处的楼船,恭敬道:“县主驾临,我等有失远迎……”
县令之前就得知丰城县主到来,想要去拜访,却是没能登上船。
虽然之前就有传闻丰城县主到来的事情,但见县令如此姿态,众人这才完全相信。
楼船之上,一个侍女露面,开口道:“县主游览洪江,得知今日此地有七夕文会,暂做停留。县令且主持文会,若有表现优异的学子,县主自然有赏赐!”
“好,好……”
县令连忙应声,然后带着几位先生上楼,主持七夕文会。
李昭压低声音道:“还以为能见一见这位县主,居然连面都不露。”
张勃微笑道:“丰城县主,地位尊贵,岂是寻常人能见到的,你若是今晚文会表现优异,或可得见一面。”
“嘿,你又在埋汰我!”李昭笑呵呵道,“我哪有那样的本事,只能看在座的诸君了。”
李昭看向陆正,小声道:“真有县主啊,你要是想掀桌子,可得悠着点,不然惹恼了这样的大人物,不好办!”
陆正淡定道:“我心里有数,今日学子众多,或许也用不上我的法子。”
甲板上,杨恒看向丰城县主的楼船,目光闪烁。
他早前就携礼去拜访这位县主,结果人没登上船,连厚礼也没有送出去。
县令坐在三楼上,朝着旁边的人吩咐道:“人也差不多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七夕文会,不是一开始就会比试。
大家聚于此,在于过节,节日的气氛得先搞起来。
县令一番吩咐,楼船上的那些侍女仆从来来往往,为众人端上一些佳肴美酒。
甲板上搭建的舞台,有乐师弹琴,舞者伴舞,曲声悠扬营造着氛围。
一时间,楼船之上逐渐热闹起来。
至于歌姬,不在节目内容之中。
毕竟之前陆正拿出来的那首《泊秦淮》杀伤力太大,县令之前就再三叮嘱过,七夕文会不允许有歌姬出现。
时值傍晚,夜幕还未降临。
江岸边,已经是灯火通明,路边摊位依旧在,来往的百姓也比之前更多,都是出来逛七夕灯会的,同样热闹得很。
城内城外,到处还有官差巡逻,维护着秩序,免得哪里出现什么乱子。
陆正吃着糕点,看着这一副难得的热闹场面,心情很是不错。
船上,学子们逐渐放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那里讨论事情。
还有人跑来给陆正几人敬酒,很是客气。
不过在陆正的坚持下,众人都没有喝酒,而是以茶代酒,与之相敬。
毕竟今晚的文会不比往常,要是喝得醉醺醺的,等下出了什么丑,那就不好了。
虽然大家是有修为的学子,酒量不差,但能不喝还是尽量不喝。
李昭本是爱酒之人,都忍了下来,不想拖累大家。
过了片刻,吴国来的几位魁也再次出面,为众人展示才艺。
乐曲幽幽婉转,舞姬姿态娇娆动人,别有他国风情,让人不禁侧目,博人眼球。
即便陆正不常接触这些,但前后对比之下,就发现两国的乐曲和舞蹈大有不同。
“靡靡之音……”陆正低声道。
旁边的张勃闻言,不禁一笑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来江南吴国,确实不如我们安国,他们那里的人精于享乐,舞曲多是这般样子,有点上不了台面。”
李昭摇头晃脑道:“据说那边有的男人,比女子都还娇柔,你敢信?”
楼上,县令坐得位置正好离陆正几人比较近,很清晰地听到这番话,不禁眉头微微一皱。
他转头低声道:“让那些吴国女子下去吧!莫要坏了我安国男儿的心性,且让下面的人准备准备,举办文会比试吧!”
县令身边的一人连忙低声应诺,然后匆匆走了下去。
县令缓缓抚须,朝着旁边的书院先生低声道:“你说这些吴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参加我们举办的文会,所图何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