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忽冷忽热,启春的面色于青白之间变幻数次,终于僵了下来。从我识得她以来,从未见过她这般神色——意外、尴尬、不安、迟钝,像筝音隐没后,歌姬略显干涩的歌喉。她微微局促,终是没有否认,只是苦笑:“妹妹……都知道了。”
我微微一笑道:“过了这许多日,我若还不知道当初是谁害我,当真白与姐姐相交多年了。”启春无言以答,更不忍面对,于是起身凭栏而望。一个苍白的背影,在北岸的青草碧树之间游移,冷得像冰山伫立。我追问道:“姐姐这样做,是因为信王殿下么?”
启春仿佛哼了一声,在嘲讽我,也是嘲讽自己:“妹妹既然都知道了,难道会不知道其中的因由?”说罢转过身来,片刻之间,神色便回复镇定,甚而有几分淡然无畏,“如果我说,我并非蓄意,只因那一瞬的鬼迷心窍。妹妹信么?”
我亦坦然相视:“我信。姐姐若是蓄意的,便不会全力救治我。只怕世上已无朱玉机这个人。”
启春道:“多谢妹妹还肯相信我。”说罢缓步上前,盈盈拜下,素裙似雨后洁白的玉兰花瓣铺了一地。舱中的仆从俱侧目而视,只是不得王妃的命令,他们不敢擅自上前。歌声戛然而止,伴随着丝竹仓促狼狈的止歇。游舫中顿时静了下来,耳畔唯余风声与水声。
我连忙离席,俯身欲扶。启春踞若磐石,纹丝不动。我撤了手道:“姐姐请起。”
启春道:“这些日子,我每每进宫,都想去看望妹妹,只是不敢。日子越久,越是无颜相见,心中便愈加惶愧不安。我不敢奢求妹妹原谅我,我只想妹妹知道,我并非蓄意谋害。”
我叹道:“我知道。我早说过,我相信姐姐。”启春这才起身,依旧坐下。
我斟了一杯茶放在她的面前。启春的眸中有两分感动,八分茫然,然而不过一瞬,便转为戒备的神色。歌姬又唱了起来,丝竹声颤颤巍巍,每一丝气息,每一道指风,都满含窥探之意。我淡淡道:“姐姐既坦诚相待,此话不提也罢。现下我只有一句话想请教姐姐,望姐姐念在多年的情分,如实答我。”
启春似乎知道我要问什么,她樱唇微张,话到口边被风吹冷一般,短促道:“你问吧。”
我肃容道:“玉机斗胆请问姐姐,当真是华阳长公主与贵太妃合谋刺杀了先帝么?”
启春垂眸一笑:“高氏与邢氏,妹妹还称她们为长公主与贵太妃……何需问我?”
我颔首道:“不错。邵奭虽是刺杀先帝的凶手,却不是元凶。且他是个无名之辈,只要赂以重金,诬陷两位后宫女眷又算得了什么?”
启春不易察觉地松了一口气,嘲讽之意丝毫不加掩饰:“妹妹素来聪慧,想来心中已有了答案。”
我淡淡道:“不是我聪慧。没有根据的事,我不臆测,更不断言。可是事到如今,上至王侯,下至黔首,谁不曾这样想过?如今大家都说当今陛下要禅位于信王,只怕那样想的人就更多了。只不过无根无据的,大家不敢乱说罢了。”
启春哼了一声,施施然道:“悠悠众口,谁能管束得住?说烦了,自然就不说了。”
我笑道:“口舌议论,确是小事,然而姐姐难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