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不常唱戏,妹妹能常来看看,也不失为一种福气。易曰:‘君子以饮食宴乐’[197],妹妹这一卦,是个‘需’卦。”
颖妃先是笑盈盈地赶着茶叶,忽然有所醒悟,深深地望着我道:“‘云上于天’,含雨待降;‘饮食宴乐’,静待时机……”我笑而不语,随即低头品茶。
颖妃正要说话,忽听梨园的康总管在下道:“启禀娘娘,启禀大人,梁旦前来问安。”
颖妃一怔,向我笑道:“素闻梁艳生心高气傲,侍奉宫廷十数年,也只向两宫叩头请安。今日倒奇了。”
我笑道:“听他唱过几次,却还没见过他素颜的模样。”
颖妃一摆手,辛夷上前一步,道:“请梁旦上前来。”
康总管连忙让在一边,向台上招一招手。但见一个身材颀长、容貌俊逸的白衣男子从台上翩然跃下,没入梨树林之中,片刻,又从雪白灿烂的梨花丛中缓步而出,其飘逸平稳,如踏云端而来。我记得他的年龄总也有三十七八岁了,望去却不过二十五六岁。
梁艳生远远站定,只施了一个长揖,道:“小生梁毅,拜见颖妃娘娘,拜见朱大人。”
康总管在一旁低声喝斥:“大胆!见了娘娘也不磕头?!”
他是个戏子,竟不自称“奴婢”或“小人”。我和颖妃相视一笑,颖妃道:“无妨。你不是叫梁艳生么?怎的又叫梁毅?”
梁艳生道:“小生乃是读书人,名毅,字叔业。艳生二字,只在小生做戏时用。”
颖妃笑道:“既是读书人,怎的却来唱戏?”
梁艳生道:“小生自幼父母双亡,为生计所迫,只得苦练技艺,养活弟妹。只是虽为贱役,却不敢忘圣人教诲。”
康总管在一旁瞠目结舌。
此人明明是个戏子,却执意以读书人自居,我和颖妃顿时肃然起敬。颖妃道:“既然勤奋读书,何不努力考取功名?”
梁艳生道:“小生出身微贱,只望稍稍明理,不敢希冀功名。”
颖妃笑道:“我朝拣选贤能,从不看出身如何。若有真才实学,何惧出身卑微?”
梁艳生沉默片刻,恭敬道:“是。小生谨记娘娘教诲。”
康总管向梁艳生频频瞪眼,梁艳生视若无睹。康总管终于忍不住插口道:“启禀娘娘,梁旦该回去更衣上妆了。”颖妃笑着挥了挥手。梁艳生也不多话,躬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