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佗他太能生也太能活了。
活到能给赵眛撑腰的父母与外王父都接连gg。
活到吕嘉的王外孙都长大成人,开始与重臣交错联姻。
一旦赵佗蹬腿离去,吕嘉把赵眛废掉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因为吕嘉不仅有着可以上位的王子婿和王外孙,甚至已给赵眜生下长子的侧妃也是吕嘉的孙女。
第519章
赵眛的想法很简单,把次子送去大汉,一旦自己夺权失败便借此恶心吕嘉等人,一旦自己夺权成功便舍了这个在汉的儿子,无论是立吕氏女的长子还是以后再生其他儿子,都能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赵眛想得很美,但却忘了刘瑞不是npc,更不会按他的想法采取行动。
赵眛:我要恶心吕嘉。
刘瑞:你两都死。
于是在赵眜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时,一声爆炸宣告了赵佗的死亡,同时也震碎南越的脆弱平静。
至于为何宣称赵眜只是失踪而非死亡,甚至要派人抢走赵眛的遗体,同样是为掌控南越设了一道精妙的保险——因为无法确认赵眜已经死亡,所以在接下来的王位传递里,南越王都只是“代王”、“摄政王”,而非正统的受封藩王。关中可以只承认南越“代王”的权柄而非正统地位,同样可以借此敲打南越赵家。
承认赵眜已死——南越王宫的爆炸是不是你干的?
想当正统越王——你真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生。
当然也有脑子灵活的想过南越王宫的爆炸案是刘瑞干的,甚至在上层圈里已经流传着“汉皇干掉南越太孙”的可怕传闻。
但是这事儿能公开吗?
不能。
不仅不能,而且大汉也有一套符合逻辑的说辞——“杀了赵眛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我想掌控南越,大可以等吕嘉叛乱,然后扶赵眜的次子登基为王。”
要知道,赵眜的次子才五岁大,而昌平大长公主又是他名义上的表姨。
汉皇为安稳南越局势而派有南越血统的昌平大长公主前来辅政……
这听起来是不是合情合理的多?也更符合大汉好面形象?
也正因为寒浞篡夏、田氏代齐的例子万中无一,三千多年就出两例,所以没人猜到刘瑞的真正打算。也更没人猜到会在父死子继的封建社会里,还有人玩禅让的把戏。
“殿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