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这事也有发生,但多是以一方的主动退出作为结束,不会拼着老脸不要在人前演习。
演的还是人人喊假的拙劣戏。
既然对方没有放水,那必然是题目里有精巧之处。
代达罗斯用剩余的麻纸算着刚才的题,算了四遍都没有算出“八十九”外的其它答案,于是用困惑的眼神看向对面的卡塔利亚。
对方还是胸有成竹的很,于是众人看向台下的出题者。
想给选手一点震撼的医家博士还沉浸在有人答对的震惊中,直到主持走到面前,他才回神给了标答:“答案是四十钱。”
场内再次掀起质疑。
“怎么是四十钱?”
“不会是太学的博士……”
“就算医家的博士犯浑,也不可能所有的博士都跟着犯浑。”
“所以答案怎么是四十钱?”
“总不会是文里的关中人在吃完饭后一命呜呼了吧!”
有人用调侃的语气说出惹人发笑的大胆猜测。
结果……
“鹅肉与柿子同食会导致中毒。”医家的博士道出题目的精巧之处:“如果未饮绿豆汤解毒,那么此人不会活到售卖糖柿与剩余鹅肉的第二天。”
“不仅如此。民间多在谷雨与惊蛰种植绿豆,夏至或立秋收获绿豆。”台上的义妁补充道:“柿子又称秋柿,如果是关中的柿子要到寒露之后才会收获,更有甚者是在立冬吃到今年的柿子。”
义妁的语气微微一顿:“等关中的柿子成熟时,绿豆已过当季,留下的都是来年的良种。”
“题目里的关中人一非显贵,二是独居,自然不能买到寒露的绿豆良种作解毒之汤,故不能在次日下床将糖柿与剩下的烤鹅卖掉。”
“善,大善。”不仅是出题的医家博士,就连作陪的农家都赞赏义妁的细心博学:“能知鹅肉与柿子不可同食就已十分罕见,更难得的是你对农学略知一二。”
义妁回以羞涩的笑容:“家父与义父母为一方良医,幼时也有薄田糊口,牲畜补贴,所以对这些事情略知一二。”
场下倒是没人嘟囔着聊绿豆鹅肉不太合适。毕竟这时的举子少有留任关中,多半是作预备吏去地方任职。
地方的官老爷若不通五谷,不识春耕,那可是会贻笑大方的。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管是儒生还是法家,对农家的态度都是你可以不喜欢他们,但是对他们的典籍,尤其是实用性较强的典籍还得认真研究。
安德烈亚斯听完义妁的分析也是恍然大悟。
希腊直到哥伦布到美洲才引入适合本地耕种的绿豆,但是本地早就习得埃及人的养鹅技术,并且不缺柿子打打弑甜的舌头,所以在不缺鹅肉、不缺柿子的前提下,你说希腊知不知道柿子与鹅肉不可同食?尤其是在柿子挂上“神果”的名头后,被希腊著名的盲眼诗人——荷马描述得比蜜还甜,所以为此中毒丧命的贵族肯定不在少数。
“确实是没想到这层。”安德烈亚斯面露愧色:“代达罗斯说得对,这么简单的题里肯定藏着别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