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字的人把眼睛扑到麻纸上,看了好久才确定自己没有念错。
台下的人因古怪的名字,陌生的出生地而窃窃私语了会儿,但又不想显得像个没见识的人,所以很快熄了声音,准备看这亚历山大的卡塔利亚如何表现。
义妁也是沾了队友的特殊性,还未答题便感受了下什么叫万众瞩目。
想出名但不想要这种出名方式的义妁觉得肠胃抽搐。
更抽搐的是留到这时的擂主不是泛泛之辈,更把眼前的外族当成名气的阶梯。
“请各位入座听题。”主持可不在乎两女的内心想法,拿过写有新题目的麻纸便缓缓念道:“有人于咸阳夏至望北斗七星,与紫微星隔十三万里又三千里。冬至观北斗七星与紫薇星隔二十八万里又六千里。正午时立木棍于地,发现影长只有棍长的一半。”
“问于霜降时,北斗七星距咸阳几何?”
沉默,沉默是今日的信乡居。
擂主听到“紫微星”与“北斗七星”时微微一笑,毕竟在信乡居的最牛传说——倪宽拜入阴阳家后,多少人为一鸣惊人而死磕天文学。
能在今日守擂至此的自然是有研习此道。
但……
出题人不按套路出题啊!
太学的博士可能不懂政治,但是经过五六年的教书育人,和能进朝廷的学生在那儿斗智斗勇了数个春秋,自然是懂背题的可怕。
想靠背题挑战成功?
门都没有。
要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只出那三板斧,不用刘瑞开口赶人,他们自己都会羞得请辞而去。
不少人光听题就觉头大如斗,更别提将此题做出。
“若是问北斗星距紫薇几何就好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没想到阴阳家也调皮了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阴阳家的邹公自然不会错过台下私语,挑起下巴冷冷说道:“乃公怎会不懂庸才的愚蠢之举。”那群连《春秋》里的年月日地名人名都能翻出花的投机者们,怎会不背《易经》,邹衍公(阴阳家的创始人)的相关著作。
想要硬背顺利上位?
呵!
“一代不如一代啊!”同被请来出题的博士摇摇头道:“死读书的撑死能做教书匠。”
“若是没有三两下的巧劲儿,只怕是连‘匠’都不如。”说这话的是闲来无事的墨者:“工具可比人要实在。人若不懂还能装得似懂非懂,物若坏了那就真的不能应付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