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找我也是在聊这个问题。”安归亚本不想与弟妹聊起此事,但是随着他一家被楼兰王和大汉推上西域的风口浪尖,提前结束弟妹的无忧时光,让其明白地缘斗争的残酷性是很有必要的:“估计是听到大汉说服巽伽建立一个出糖联盟,以后会用糖引进行贸易结算的风声,所以想来楼兰谈谈大汉的口气。”
末了,他还补充道:“匈奴失去河套地和乌桓地后,王庭和右贤王部的日子便不太好过。”
“伊稚斜那王八羔子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快,和兰氏、鲜卑、扶余吞掉匈奴的沿海线后,趁着左部的权力真空,将匈奴东部的最大盐湖彻底拿下。”
“也就是这半年的功夫,匈奴的盐价翻了五倍,莎车王也隔三岔五地被邀请去匈奴一聚。”
虽然盐湖大都位于西域的东南方,和楼兰挨得很近,但是楼兰没有吃到盐湖的油水——因为他们人口太少,没有物力开采盐湖。加上楼兰位于西域的入口处,周围全是高山沙漠,想卖盐也无人可卖,所以干脆不赚这个麻烦钱,每年仅晒自用的湖盐,然后跟开采湖盐的别国收取住宿费和管理费。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楼兰人在西域的风评一直不错。
直到匈奴出现“盐荒”,把西域的属国都翻了一遍,他们才意识到楼兰人不是傻得不会赚钱,而是知道什么钱会引起祸端(楼兰:其实就是穷)。
第471章
“匈奴曾经的左谷蠡王这么厉害?他与兰氏密谋背叛好像是……”阿丽同伸手一掰,语气变得越发质疑:”两年前的事儿吧!”
西域虽对匈奴左部的事情不太了解,但是单于“叔慈侄爱”,“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新闻闹得过于抽象,以至于离事发地较远的西域都在疯狂吃瓜:“没想到鲜卑扶余跪得这么快。”
“跪?”安归亚对弟弟妹妹的无知感到好笑:”不过是趁汉匈大战打了鲜卑一个措手不及。经此一遭,鲜卑人在王庭那儿的价值又翻了几倍,连带着被鲜卑压榨的扶余都喝到肉汤。”
对于已经叛出匈奴的伊稚斜而言,打不打鲜卑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打了,鲜卑人肯定恨死他,连带着匈奴王庭都会支持鲜卑重拳出击;不打,他又没有地方发展个人势力。要知道鲜卑人占据了东北部的最好草场与盐湖。他要不拿鲜卑之地,被迫上车的兰氏肯定立刻跳反。
至于肃慎……
呵!
你当是现代啊!有改良的种子发挥黑土地的最大潜力。
没有改良的稻谷、麦种,没有从美洲引进的土豆玉米,南亚引进的红薯,黑土地在肃慎那儿就是一块普通的地。
更别提黑龙江的气候与日照限制谷物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