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虽明白自己不可能靠一次嘴炮说服皇帝,但是刘瑞直接闪人的操作还是惊到她了——
没人料到皇帝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宣室的奴婢胆战心惊地跪了一地,生怕自己活不到陛下回来。
同时接到这一消息的还有三公九卿……啊不!是两公七卿——因为刘瑞没立太尉,同时“废了”掌管南军的中尉之职业,所以在郦寄跟着皇帝跑后,这九人加太后在那儿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做何种打算。
“总之您先息怒,不要把宣室的宫婢都下了大狱。”丞相陶青就是个装饰,剩下的九卿里干实事的确实不少,但你要说他们在政治上有多大追求吧!那还真是难为他们了。所以在刘瑞离开的当下,御史大夫晁错……一个被作者遗忘了很久的男人不禁动了夺权的心思,希望借皇帝的离开让法家的势力更上一层。
在场的就算没几人有特别大的野心,但都是在中央政坛里混了三四年的人,所以对晁错几乎不加掩饰的野心感到很不愉快。
而在不善的三公九卿里,宗正刘弃是正儿八经的新丰子弟,崇尚的是被萧何二人发扬光大的黄老学。况且他本人又与廷尉监汲黯是忘年交,所以在三公九卿里勉强算是黄老家的颜面。
内史许昌就更不提了,历史上被窦漪房委任为丞相的就是这位。
而除黄老家的大靠山外,儒家也有卫绾等人表示晁错想得太美,他们不会坐视法家疯狂膨胀。
既然重臣僵持不下,就只好由薄太后来主持大局。
突然被架上高位的薄太后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作为一名前半生靠堂大母,后半生靠亲儿子的躺赢专家,她在这刻展现了一咸鱼应有的避害水平,当即点了晁错、卫绾、田叔来主持大局。
“若有三位不决之事,可请……”薄太后条件反射地想起婆母,但又害怕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咬牙接来难题:“请孤来决。”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心脏都微微一沉。
让三家巨头接管朝政也就罢了,关键是由薄太后做重要决策……
在场的都是人精,自然不会表露出些不当情绪。
宗正作为外臣里的“亲近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得被迫出头:“太后久居深宫……真能替陛下做出重要决策?”
“孤会找章武候与轵侯商议此事。”薄太后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水平,所以留了外置大脑提高自己的容错率:“两位国舅都是三朝老臣,如此诸位可放心否?”
众人只得强迫自己接受这一漏洞百出的设置。
与此同时,护送皇帝前往上谷的郦寄感叹自己的政治生命将终结于此。
助皇帝溜出长安城的大臣不止郦寄一位,但是助皇帝溜去边境与单于的见面的也就只有郦寄一人。
“臣回去后一定会被太后下狱。”名声不好的郦寄已经在想关中的同僚会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