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权夺利,心狠手辣。】长着一副机灵样的女子在众人的艳羡下成为女帝的未央詹事,但很快因插手前朝而被女帝厌弃,看着一个贫苦出身,容貌普通的谦恭女子走到殿前,得到女帝的喜爱重用。
【皇子之争,男女较量。】因为女帝爱幸甚多,常打野食,所以难辨皇子公主的生父,这就给了女官臣侍等亲近之人抚养鳞儿的机会。
第二位未央詹事没有强大娘家做靠山,但又在女帝的扶持下坐上一个万众瞩目的位子,因此比前任表现得更为恭敬,谦虚,和馆陶长公主般偷偷养着皇帝的小鸟儿,试图形成“前朝+后宫”的双辅模式……虽然这个“前朝”距离九卿之位还有距离,可第二任未央詹事坚信自己可以凭借女帝的信任与宠爱成为正式的王公大臣。
就像她无比崇拜的冯大家和许大家那样。
…………
“后世也有女子为官?”文帝轻轻地挑了下眉头,但又很快释然道:“女帝都有了,女官女吏也得跟上。”
性别之差注定了女官在靠近女帝的私生活上更有优势,同时也更容易被女帝掌控——性别劣势让这群女人天生就是“寒门”乃至“穷困”子弟。除了依附于女帝,她们很难获得靠山。即使是大家族的女性也会面临着联姻退休和给兄弟让位的困境,因此在女帝这儿,女官不仅更好掌控,也更容易获得忠心。
刘启瞥了眼上座的阿父。
他可没忘记高后的《二年律令》里“强制”了女儿母亲乃至妻子对丈夫爵位获得权,因此在萧何去世后,他的爵位没有直接传给儿子,而是由高后赏给萧何的妻子。
文帝登基后,高后的政策被“更正”了大半,其中就有萧何之妻的爵位。
这个时候的女儿还是比较值钱的。
劳役与频繁的战乱让儿子的死亡率直线上升,因此在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下,女儿就是父亲的幸运之锚。
文景两帝废除七科谪应该没有废除女户,女继承人的意思,可这带给民间的影响就是女儿的地位大打折扣——因为女儿没有举孝廉的资格,但赘婿可以脱离“贱籍”,参与世俗权力之争,所以对老丈人、老岳母而言,女户就有被鸠占鹊巢的风险。
如此一来,无男嗣的男人自然会过继兄弟的儿子。
未免妻女在他死后遭到迫害,同时也为避免自己成为没有儿子摔盆的倒霉蛋,这群人会反复强调宗族的力量与尊卑秩序,将孝道捧至威胁统治的地位。
至此,民间的宗族与皇室成了十分讽刺的对比——
一个在利益的驱动下被不断加强。
一个在皇权的独揽下被不断削弱。
…………
【新欢旧爱,兄妹承宠。】
第二任未央詹事的策略无疑是很成功的。她所调教的一只小小鸟儿顺利获得女帝的青睐,甚至成了皇子之父。
考虑到女帝的后宫不是终身制的,加上她也非常喜欢打野食,因此能确认孩子是自己的男人屈指可数。
由此可见这位小鸟的手段,以及女帝的宠爱有加。
沉溺于父凭子贵的小鸟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女帝心里已经打上“不可继位”的标签,而是借着皇子出生的荣宠光速提拔自己的姐妹,使得还为策略成功而沾沾自喜得第二任未央詹事打翻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