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德太后和其儿媳邓太后:你说的是女娲还是我?
有道是成也儒家,败也儒家。
在三纲五常与男尊女卑的大行其道下,东汉的文人们发现一个很bug的事,那就是先秦时的儒家经典里没少提到女娲娘娘,并且自夏朝到西汉前期都有祭祀女娲的官方记载,所以他们把女娲黑成这样是不是有点欺师灭祖之嫌?
考虑到儒家先师与自己的名声,东汉的文人在欺师灭祖与推翻重来间选择给自己的臆断打个补丁,把伏羲与女娲绑定销售,结果搞出燧人氏与伏羲谁是三皇之一的历史争端。
嗯!为了不欺师灭祖而让已经作古的华夏祖宗父子相争。
更炸裂的是清代的文人。
东汉只是矮化女娲,把女娲说成伏羲的附庸,而清代是直接改了女娲的性别,甚至把东汉的文献拿来佐证“女娲是男人”。
好家伙,这是拿写禁文的脑洞来写正统文学啊!
所以女娲要是男人的话,她和伏羲的儿女又是怎么出生的?
变性吗?
还是肛生子!
西汉这时虽还保留了祭祀女娲的风俗,但也有人开始淡化女娲的功绩,说其没什么功德,不承五运,所以不配以王者称之。
而这民间弱化女娲的风潮还要从诸吕之乱后,文帝削弱对女娲的祭祀,取缔了《二年律令》里的女性继承权说起。
更可悲的是,先帝为了增加赋税而破例允许七科谪为官,导致民间赘婿噬主之风比比皆是。
也是自西汉开始,过继加强了宗族内的联系,女人更是着了魔似的拼儿子,并且导致杀女的现象直线上升。
真可谓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典范。
难怪连鲁迅都要嘲讽这些没事找事的家伙。
毕竟大人物们是不会承认自己不行的,更不会相信自己会把自己坑了。
郑谨听出刘瑞的情绪有点不对,于是立刻找补道:“文人们的事情奴婢不懂,但是民间依旧崇敬女娲,并且还会搬到女娲的庙旁祈求庇佑。”
“是吗?”刘瑞也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外露的太明显了,所以顺着郑谨的台阶轻轻笑了笑:“朕倒是挺喜欢女娲的。”
末了,他还貌似无意道:“毕竟朕在封太子前就曾梦见过女娲。”
“那女娲可与陛下说了什么?”
“她说朕会成为一代明君。”刘瑞只是随口一说,可郑谨却将此事记在心上,然后给身后的黄门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