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汲黯……他家七代都是公卿,所以给汲黯分了一间宅邸。
除此外,颜异是租了袁盎的宅子。
赵绾与王臧则是靠着老师的名声借助在没有做官的师兄家里,并且正为如何买下或租下长安八里的宅子而发了愁。
没办法。
他们的自尊心不许他们一直借住别人的宅子。而且就前程来看,借住一事容易在官场上落人口实,导致皇帝不敢,也不能重用他们。
李三作为未央宫的宦官令,皇帝还是普通皇子时就跟随一旁的中大人自然攒了不少家底。可即便如此,他为养子购入长安八里的宅邸是也差点花光多年的积蓄,最后还是刘瑞出手补助了些才勉强拿下中等段位的普通宅邸。
对此,他一宦官居然对天之骄子的朝廷重臣们产生同病相怜之感:“回陛下,潜邸的几位大人们确实是在奉民落户,不过因为太学府的缘故,也有人想搬去阳陵。”
“搬去阳陵?”刘瑞差点笑出声来:“不出一年,阳陵就是小长安。”
别的不说,动作快的勋贵富商们已经跟着少府的脚步开始抬起阳陵县的地价。
这可是西汉的海淀区+大学城啊!
学区房什么的,只要是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就抵挡不了。现在下场的已经不是慢了两拍的程度,而是汤渣滓都赶不上啊!
“说起来,朕的两个好姐姐与姑母也在询问能否抢到阳陵县的宅子。”将阳陵县的开发工程转包出去的刘瑞近日没少接见以前不太熟的两个姐姐。
不同于自小养在薄太后膝下的信乡长公主,已故的王美人所生的平阳长公主(原为信乡长公主)与南宫长公主(沁水长公主)自小便与刘瑞不亲,甚至带了丝难以掩饰的敌意。
不过想想也是。
刘启的庶子庶女们七岁前与生母同住,七岁后便搬进长乐宫后的偏殿里。
而刘瑞作为太子则在长乐宫旁的北宫里建立班底。
按照长安汉宫的布局,刘瑞在当太子时最常走的就是北宫门与落门,而长乐宫里的其他皇子想去未央宫就得走武库后的另一宫道。
由此可见西汉的太子与普通皇子的地位差有多明显。
北宫靠近未央宫,武库,以及尚冠里,几乎是名正言顺地让太子与朝臣多多接触。
与之相比,从长乐宫后的诸殿前往东九市与西四市还要穿过小半个宫殿。因此除了家宴盛会,刘瑞也很难见到长乐宫里的兄弟姐妹,自然没有产生多少同袍之情。所以在宣室殿这儿,皇亲国戚的优先级为陛下的长辈>信乡长公主>鲁王刘越,赵王刘寄>临江王刘荣>河间王刘德与江都王刘非>其他人。
不巧的是,平阳长公主与南宫公主就在这其他人之列。
“平阳长公主啊!”除去已经化成白骨的王娡外,刘瑞对平阳长公主的最大印象就是汉武帝的金卡池与削弱版的馆陶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