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墨家没人,刘瑞也不想吐槽准备开门授课的赵石子。
为此,墨家也是紧急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大会,反复投了好几次票都没能给个合适人选,气得刘瑞直接下了最后通牒:“科举结束前要是还没结论,朕就委任别家子弟为司隶校尉。”
墨家的老毛病——为了极致的公平而搞会议投票,无论是巨子还是新加入的墨者都仅有一票。
而这还是不断改革的后果。
改革以前,墨者不仅要遵循国法,还要守墨律。
昔墨家巨子的儿子犯法,国君特赦,但巨子还是按墨律处死儿子。
这令外界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令那个特赦犯人的国君十分不爽:你这是打脸呢!还是打脸?还是打脸呢?
我前脚赦免你儿子,你后脚处死你儿子。
拜托,你这让我很难堪欸!
为此,墨家在秦始皇时虽得重任,但也只是平平无奇的科技人员,很难够到行政军权。
所以看墨家待遇,现在不说是最好,但也不差,甚至比已经归顺的墨家们想得更好。
愁绪被烦恼顶替的刘瑞慢悠悠地晃进还在建立中的学宫各院,然后……
“那是什么玩意?”
“谁能告诉朕那个六层高是什么玩意?箭楼吗?”
“墨家呢?”
“朕是让你们造学院,不是让你们造抵御匈奴的堡垒。”
“还有那个草屋是怎么回事?谁特么会在学宫里开一片田地?”
“嗯!儒家和法家的还算正常。”
“小说家的怎么建的和农家一样?”
“还有医家?”
考虑到诸子百家的关系不能说是相亲相爱,但也称得上差一点弄死对方。
因为有刘瑞这个中央集权的皇帝压在上头,他们才愿意坐下好好说话。若是没有刘瑞……
各家:你看我打不打死那个鳖孙。
所以在还是太子的刘瑞下令建设太学府时,诸子百家们为了划得更多的地盘而吵得不可开交,就差上演全武行。
为此,那段时间里的监狱非常热闹,进去就是各地方言的骂战,哪怕狱卒罚了几个典型也无济于事。毕竟都是读书人,而且还有当代大家的弟子或朝廷命官的师弟,他们这群打工人也没必要为了几百石的薪水折腾自己,断了性命。
结果这事越闹越大后,刘启还把刘瑞叫过去骂了一顿,让他赶紧收拾残局,别让天下看尽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