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2 / 2)

先帝未完的德政是什么?

一是货币改革,二是税收改革。

这两点都精准命中了权贵们的死穴,让其难以正大光明地偷税漏税。

刘濞之死与关中对藩王的大清洗让先帝收回铸钱权与私有铜矿,可是因为少府的工匠就那么多,生产力就那么点,所以直至先帝去世,货币改革与税收改革都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压根没有推行下去。

第224章

皇权交替里最麻烦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人事变动,二是政策变动。少主掌权的难点也就在这两点上——先帝登基时已三十有二,所以先帝的旧臣在文帝去世的前两年就开始接管朝中要职,如晁错,周仁般的北宫重臣在先帝登基前就荣升九卿,其权力过渡那叫一个丝般顺滑。

而反观刘瑞虽已及冠亲政,之前也是多有历练,可被他从北宫带出来的臣子大都三十出头,虽已是做阿父,大父的年纪,但在朝中仍旧称得上青瓜蛋子。这么些年轻人当九卿是万万不行的,就连出任千石大臣都难免一起一众质疑。

这般情况下,即便是有皇帝去后三年不改政策的习俗,但是朝中人精甚多,人家改不了还拖不起吗?不管是税收还是重铸货币,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捋清的。况且进行税收改革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把市面上缺斤少两的三铢钱与四铢都铸为五铢,以此确保买卖市场的公平稳定。

为此,刘瑞急需懂经济的人才,同时也对刘备产生难以言喻的嫉妒之情。

诸葛亮,一个懂发明,会赚钱,甚至还能总揽朝政的奇男子,几乎是每个君王的终极梦想。

刘瑞拥有的人才里帮汉武帝搞出白鹿币的张汤是不用想了,让他搞经济那跟挨家挨户的打劫有何区别。刨除还未买官入朝的桑弘羊,也只有从生意人转型从政的卜式,开始恶补计然学说的田叔等人勉强能在经济上发表意见。

不过往好的地方想,彼时的西汉至少不像明后期般文官做大,搞出皇帝前脚过世,后脚就被内阁推翻所有政策的离奇操作。

所以借着上庙号与给孝文太后谥字追封,刘瑞希望分出能为自己效力的老臣,把刘启未完的两项改革落实下来。免得之后这群老臣仗着先帝政策的保护期已过,皇帝没有谈起此事而拒不认账,最终导致刘瑞的经济计划胎死腹中。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而今先帝宾天不过半年之久,何至于在众人悲戚,朝堂不稳时有如此大的动作,还望陛下……三思啊!”太仆刘舍作为老刘家的铁杆居然公开反对老刘家的皇帝,这让众人为之侧目的同时,也有更上反对皇帝的勇气。

“陛下,太仆所言确有道理。”而比刘舍做出头鸟更令朝臣们心惊的是陶青居然第二个发言。

御史大夫晁错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像是好奇陶青这个一直充当先帝傀儡的小透明是不是被夺了舍,不过思及陶青与刘舍的出身,他们会有此举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陶青与刘舍都是开国功臣之后。一个是汉高祖时就官至中尉的开封侯陶舍之子,一个是项羽的族人项襄之子。

最新小说: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地灵灵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致遥远的你 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他藏匿的时光 团宠锦鲤妻:我带着盲盒系统无敌了 我在诸天修金丹大道 首席舰长[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