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位可是西汉时的庙号守门员,即便提到文景之治,大家也是夸奖文帝时顺带提嘴承上启下的刘启,导致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和唐高宗有的一拼——你不能说他毫无建树,但是因为老爹儿子的话题度太高,而且还有野心勃勃的女眷在正史野史上大展拳脚,所以你看他的本纪时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带偏,从而产生极为愚蠢的轻蔑心态。
“太子,汉家的江山……就托付给你了。”刘启的眼里满是留恋,但却用相当大的力道拍着刘瑞的肩膀,提醒他要撑起一个难以想象的重任。
第187章
太医令能在宫里呆上十几年靠的就是谨言慎行,不听不看。
他在外面吹了一会儿冷风后终于得到皇帝的召见,进去给刘瑞包扎伤口。
刘启等着太医令的动作,导致后者头冒冷汗,但还是以娴熟的姿态缠完麻布。
“太子的伤势如何?痊愈后还能正常写字吗?”刘启在太医令告辞淡淡问道。
“启禀陛下,太子之前伤可见骨,几乎是把手掌劈开一半,所以日后可能会有诸多不变。”来前找军医开过小灶的太医令战战兢兢道:“偶有抽搐倒是其次,平日里握紧东西时也会感到虚软无力。”
刘瑞见刘启的脸色骤然一沉,也是开口维护道:“父皇,医者不能再生骨肉,况且儿臣的恶伤势也不是太医令造成的。”
言下之意就是冤有头债有主。他这个债主还没找人算账呢!所以您是什么意思。
别看刘启又捉外戚,又关皇子。夺了两宫卫尉的兵权不够,还让廷尉北宫以及自己手下的密探交错查案,做出一副腥风血雨即将来临的架势。可是跟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相比,除了几个动手的倒霉蛋和没势力的顶罪鬼外,真正的大头——包括将周丘引来的馆陶长公主,周亚夫,以及周仁都未得到人头落地的结局,而是一个劲儿地喊冤,但也无济于事。
所有人都知道刘启这是要憋大招杀鸡儆猴。
至于要怎么杀,何时杀,这些得看太子能不能醒来,以及太子醒来会作何表态。
听出刘瑞言下之意的刘启按了下眉心,眼里尽是疲惫与烦躁。
后续清算往往是最麻烦的,也是最容易被政治化与斗争化的。
不幸的是,此案的受害者是皇帝与太子,所以那些像走动的得掂量自己愿不愿被两代帝王牢记于心。
幸运的是,正因此案的受害者是皇帝父子,所以他们借着此事能大开杀戒,完成之前不好去办或不能去办的事。并且后人还不好为此事翻案,否则一个欺君罔上和不孝的名头压上,他们就算不想去死,那也是不得不死。
“你看起来很高兴啊!”刘启打量着刘瑞的表情,在识趣的宦官令带着更加识趣的太医令悄悄退下后随口问道:“你很喜欢死里逃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