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1 / 2)

“无功不受禄!”狄仁杰低头道:“臣并未替二位殿下做过什么,实在不敢蒙此厚赐!”

“呵呵呵!”李下玉笑了起来:“你不必如此,倭国盛产此物,我多年在异国,少见唐人,今日见你颇为亲切,所以便赠你这些,你收下便是!”她不等狄仁杰继续推辞,便道:“长者赐,不敢辞;辞不恭,汝既为大唐臣子,位便在吾之下,岂可推辞?”

李下玉方才说的那段话来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狄仁杰这种士家子弟闻言哪里还敢推辞,只得收下。李下玉见狄仁杰收下了,笑道:“如此甚好,那接下来的路程就有劳你了!”

“这本是微臣的分内之事!”狄仁杰收下了礼物,心中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向李下玉拜了拜,便退了出去。他刚出门,李素雯便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姐姐,你又在撒谎。你我在难波津,往来的客商、求学的僧人、拓殖捕鲸的豪民很多,里面最多就是唐人,你怎么会少见唐人?”

“这也算不得撒谎吧!”李下玉漫不经心的挥了挥手:“难波津的唐人虽然不少,但肯定没有倭人多,我说少见唐人,难道有错吗?”

“你……”李素雯被气的张口结舌,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最后她顿了顿足:“姐姐你这是在耍无赖,我不和你说话了?”

“我这就叫耍无赖?”李下玉笑了起来:“好吧!妹妹,你要说我这是耍无赖那便是耍无赖吧!不过若想替母亲报仇,撒几句话,耍点无赖又算得什么?母亲当初败给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她和你现在一样,太过心高气傲了,这也不肯做,那也不肯做,最后落得那等下场!你说是不是呀!小乙?”她最后那句话却是对窗外说的。

“小乙?”李素雯惊讶的回过头,才发现不知道何时窗旁已经站着一个极为英俊的青年,猿臂蜂腰,颔下微须,颈部刺青,正是伍小乙:“你,你不是留在倭国吗?怎么会在这里?”

“见过小殿下!”伍小乙向李素雯拜了拜:“在下听说二位殿下要回长安,就赶回难波津,恳请大殿下在船上给我留一个位置了!”

“那我一路上怎么都没见到你?还有刚刚你怎么进来的?我正对着门,窗户也是合着的呀!”李下玉问道。

“呵呵!”伍小乙笑道:“在下要是连小殿下这双眼睛都躲不过去,那这些年的本事岂不是白练了?还回长安干什么?”

李素雯脸色微红,原来伍小乙这些年来一边在战场上历练厮杀,一边游走四方,向百济、倭国以及高句丽、新罗、辽东、山东等地的好手比试请教,博采众家之长,以从曹文宗那儿学来的剑术、刀法、射弩、角抵等武艺为根基,加上搏杀的经验和各处学来的技艺,已经俨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其神出鬼没的技艺让倭人为之叹服,给其起了个外号“乌天狗”,认为其武艺已经超过了常人,可以与这种在日本古代传说中“武艺超凡”的妖怪相比拟。

“小乙,你是和我们一起回长安,还是这里就分开?”李下玉问道。

“和你们一起!”伍小乙道。

“我记得你在长安还有些故人!”李下玉笑道:“你就不先去探望一下她们?”

“故人?”伍小乙的眼睛闪过一丝温情,旋即又变得冰冷:“大事未成,还顾得上什么故人!”

“好!”李下玉笑道:“这样便好,我就怕你忍不住,贸然行事,反倒打草惊蛇!”

“大殿下你放心!”伍小乙笑了起来:“我这么多年都等了,又怎么会耐不住这么点时间!”

李素雯在旁边听姐姐和伍小乙两人交谈,如坠五里雾中,突然她的脑子里闪过一丝光,顿时通透了:“小乙,你也是为了那个女人?”

“自然,不然还能为了什么?”伍小乙笑道:“我在王文佐军中待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想不到当真让我等到了!”说到这里,他右手一挥,衣袖拂过,只听一声轻响,一旁的木窗框便已经少了半边,看切口处光滑的很,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好本事!”李下玉眼睛一亮:“那你这些日子便隐藏在我的卫队里,我不下令,你就不用动!”

“好说!”伍小乙应了一声,向后一退已经退到了屏风后面,李素雯赶忙追了上去,却发现屏风后面已经空无一人,再推开窗户,外间只看到夜风摇动,星光点点,哪里还有人。

“小乙,小乙!”李素雯叫了两声,却无人应答,李下玉从背后走了过来,冷声道:“你莫要叫了,他不想见你,你叫破喉咙也没用,他若要见你,自然就会出现!”

“姐姐,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话,会不会让三郎很为难?”

“三郎?”李下玉眉头微皱,旋即笑道:“你又怎么知道三郎让我们回来不是取那个女人性命的呢?别忘了,当初为了救我们,三郎差点就死在那个女人手上!”

“好吧!”李素雯终于被姐姐说服了:“那无论如何,动手之前必须先征得三郎的同意!”

“那是自然!”李下玉将妹妹拥入怀中:“考虑的这么周全,你也长大了!”

长安,王文佐宅邸。

“敬业兄!”王文佐指了指右手边的朗日:“这位便是朗日,吐蕃芒松芒赞赞普的心腹,也是我的故友!而这位呢!”王文佐指了指自己左手边的李敬业:“便是李敬业,他的先祖便是英国公李绩,也是我的至交!现任太仆寺少卿!”

“久仰久仰!”李敬业和朗日齐声道,两人都面带微笑,眼睛里却闪着冷静的光。

“我们三人,一人是吐蕃贵胄、一人是大唐勋贵,还有我是个边将出身,今日能在这里相聚,也是有缘!”王文佐举起酒杯,笑道:“来,先满饮此杯!”

朗日与李敬业都举杯相应,三人饮罢了酒,两旁的婢女如流水般送上酒菜,王文佐只是劝酒布菜,倒似个殷勤的主人,唯恐客人没有吃好喝好。朗日和李敬业两人都心里有事,虽然杯到酒干,但口中却毫无味道,倒似嚼蜡一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文佐突然拍了两下手掌,屋内的婢女仆役纷纷退下,只余他们三人。王文佐笑道:“我有个习惯,先吃饱喝足了再谈正事,二位若是已经酒饱饭足,那我们就可以说事情了!”

朗日和李敬业精神为之一振,他们两个来王文佐家肯定不是为了蹭酒饭的,不约而同的表示已经足矣。

“那好,二位与我都是老相识,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王文佐点了点头:“朗日,陛下已经同意了你的联吴疲楚之策,”不过出使六诏之事你只能是副使,正使便是这位!”王文佐说到这里,指了指李敬业。

朗日方才听王文佐介绍时,就已经猜出了六七分,唐人要派人当正使,自己只能当副使这也是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不过是个流亡者而已,无论从忠诚度还是取信于当地蛮族的角度上看,名将李绩长孙的李敬业都比自己要更合适。

“如此甚好,以敬业兄之威名,此番必能马到功成!”

“不敢!”李敬业笑道:“在下对吐蕃和西南诸蛮之事都不清楚,还请朗日兄多多指点!”

两人相互恭维了几句,王文佐便开始布置起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让吐蕃人知道动向,以免有所防备。所以我打算先让敬业兄吃点苦头,先在朝中被陛下斥责,贬去姚州(今云南省姚安县)当一任刺史,朗日兄就随他同去。朝廷发密诏令李兄节制诸蛮,有专制招抚之权,如何?”

“如此甚好!”李敬业倒是爽快,以当时的政治惯例,像姚州这种西南边僻之地的刺史,都是长安政治斗争失败的倒霉蛋去干的,比如刘仁愿就被流放去的,结果半路上就没命了。像李敬业这种功臣勋贵,除非是倒了大霉,是不可能去那种地方的。

“那就辛苦敬业兄了!”王文佐笑道。

“苟有利于国家,杀身亦可,何况去姚州做刺史!”李敬业笑道。

大关节都敲定了,三人的心态都松弛了下来,扯了几句闲话。李敬业突然问道:“朗日兄,你的计策我先前也听过了,不过那六诏之地我未曾去过,西南诸蛮甚多,你为何把那儿作为牵制吐蕃的选择呢?”

第651章 天家亲情

“无他!”朗日笑道:“西南诸蛮虽多,然当地地形崎岖破碎,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战。其国多则五六万人,少不过数千人,即便相助也无力牵制吐蕃。而六诏之地位处一个大湖,河湖纵横,只要稍加整治,便可有一方局面!”

“一个大湖?”王文佐努力回忆了下初中的地理知识,应该是滇池或者洱海,朗日说的倒是不错,如果一个民族周边有一个大的淡水湖,只要加以整治,无论是灌溉、航运、军事防御都能有巨大的优势,比如古代的高棉帝国、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其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洞里萨湖和墨西哥湖。即便是后来的美国,五大湖地区也可以说是其龙兴之地,王霸之基。

“朗日兄还需要什么呢?”王文佐问道:“乘着我眼下还在中枢,就一次说完吧,省得麻烦!”

“大唐的名义自然是少不了的!”朗日笑道:“我对当地的了解还是四年前随兵征讨时得来的,现在可能情况已经变化了,只能到了之后再随机应变。大体来说就是去了当地之后,挑选一个对大唐恭顺,又对吐蕃有世仇之小国,加以扶植,操其攻战,吞诸弱以强,只要走到这一步,吐蕃肯定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嗯!”王文佐点了点头,朗日说的策略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依照他的说法当地的蛮族还是一盘散沙,还有出现一个强者统一。这可能是因为时势还没到,也有可能是外部强敌有意分化打击的结果。而对于吐蕃人来说,这种众国分立,自相攻战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很好捏的软柿子,所以每过几年,吐蕃就会派兵前来扫荡一次,或者征收贡赋,或者掠夺奴隶,或者吞并土地,不一而足。而如果朗日的策略奏效,出现了一个有统一倾向的当地势力,吐蕃肯定不可能继续照老样子来,无论是投入兵力征讨还是拿出资源收买,都会牵制吐蕃的力量,从而减少大唐的压力。

最新小说: 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 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霓裳铁衣曲 重生之步步升仙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 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制作游戏,震撼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