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延芒结波,是你吗?”
“是我!”女孩应道,一头灰色的猎犬朝她跑了过来,尾巴在身后高高竖起,就好像一面旗帜。几个羌人跟着猎犬跑了过来,为首的一个惊喜的对女孩问道:“总算找到你了,你怎么在这里?康巴和阿坎他们两个呢?”
“都死了!被山下之人杀了!”女孩答道:“我被山下之人抓住了,差点也死了!”
“你被山下之人抓住了?那你怎么逃出来的?”羌人又惊又疑的打量着女孩,从她的外表看实在不像是逃出来的样子,不但全身上下都有衣服,而且腰间还有护身的武器,甚至背上还有一个包裹。
“不是逃出来的,是他们把我放了!”吐延芒结波答道。
“放了?”为首的羌人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他立刻对其余人道:“快,快去看看有没有人跟踪?”
“是!”众人应了一声,纷纷四散去查看有没有跟踪,羌人首领肃然道:“吐延芒结波,你把事情从头到尾都给我详细说一遍!”
几分钟后,四散去寻找跟踪者的羌人们都回来了,无一人有收获,那首领听完了女孩的讲述,怀疑的问道:“这么说来,那个山下之人就这么简单的把你放走了,还送了你礼物,只是让你带一封信回来?”
“是的!”女孩从怀中摸出一个厚信封,又将包裹打开来:“这是礼物,他说是给我带信的报酬!”
“这可是蜀绢呀!”一个羌人惊叹道:“一匹就能抵几匹马呀!”
羌人们发出一片低沉的惊叹声,他们当然知道蜀绢意味什么,在松州的市场中,唐人商贾带来的货物有很多,有粮食、茶叶、药物等等,但最昂贵、也是最受欢迎的就是蜀绢,即便是最强大的酋长一次能从唐人官长手中得到三四百匹蜀绢的赏赐就大喜过望了,而这种赏赐是要用上千勇士的鲜血去换的。
“吐延芒结波,那个释放你的唐人恐怕是个大人物!”羌人头目神色严肃的说。
“那这封信我要不要带回去?”
“当然要?信里写的是什么,由长老们和酋长自己决定,但是你一定要带到,不然可能还害死许多人!这种事情可千万马虎不得!”
似乎受到了同伴情绪的感染,羌人女孩严肃的点了点头。
松州。
“明公,其实你完全不用那么麻烦!”伊吉连博德笑道:“你只要表明自己的身份,那些羌胡部落的酋长肯定就会来松州!”
“是的,估计还会带一堆特产来贿赂我!”王文佐抬起下巴,让修面师傅用热毛巾弄软自己的胡须,为接下来修面做准备:“但我不是来发财的!”
“您的意思是?”伊吉连博德有些不解的问道。
“伊吉连博德,你应该很清楚,我很富有!”王文佐笑道:“也许我还算不上大唐最富有的人,但应该距离这个称号也不远了,当然必须把天子和皇后剔除掉。所以我不打算收礼物,而打算送礼物!”
“送礼物?”伊吉连博德不解的问道。
“对,送礼物!那个羌人女孩的话给了我一点启发!她说商人经过他们的土地,却不肯送给他们一点礼物,这样不好,你不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吗?”
“请恕我直言,礼物是自愿送出去的,那个女孩说的应该是税赋,只有税赋才是必须缴纳的!”伊吉连博德神色严肃的答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那点礼物,而是谁才有权力征收税赋?只有大唐天子,或者天子委任的臣仆,这种事情可马虎不得!”
王文佐满意的点了点头,伊吉连博德和藤原不比两人投入他麾下的时间算是比较晚得了,但地位却上升的很快,已经仅次于崔弘度、沈法僧、黑齿常之区区几人而已,位居守君大石、物部连熊等人之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人懂得权力运行的真正规则,用一句比较现代化的评价就是两人是“懂政治”的。是的,这些居于山野之中的羌胡部落打劫商队,向其强行索要“礼物”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要说川西北这种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就连当时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道路两旁山中也不乏类似的盗贼。
第525章 村落
但存在这一事实是一回事,承认“索要礼物”这一做法是合法的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强迫缴纳贡赋,即税收权是独占、排他性的。不可能两个相互独立的政治势力同时向一个地区征税,征税者可能对自己的征税对手被劫掠视而不见,但不可能承认自己的征税对象还有向另一个政治实体缴纳税赋的义务。
“不错,你确实抓住了关键!”王文佐笑道:“不过照我看,有些时候马虎一点会更好!”
“明公的意思是?”
“大唐天子统御四海,日光之下,莫非臣妾,这个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王文佐道:“但这个对于如何解决我们眼前面临的困难并没有什么用处,莫说这些羌胡部落,就算是吐蕃人,也曾经向大唐纳贡称臣,但该扰边还是扰边,该打仗还是打仗,名义毕竟不能当饭吃,国与国之间归根结柢还是利害二字!”
“是呀!”伊吉连博德叹了口气:“其实东国那边也一样,虾夷人时叛时服,强则起兵,弱则卑服,全无廉耻节义可言!”
“东国那边与这里不同,东国虽然荒凉,但土地平旷肥沃,又有金山,只需好生经营,自然便能将其同化。松州这里是不可能这么做的,这里的羌人过了一千年后还会是羌人,用蛮力是不成的!”
“那明公是打算?”
“以羌治羌!”
“以羌治羌?”伊吉连博德问道。
“不错,就拿这松茂道做例子吧!我会将其按片划分给各部,然后每个部落都能从途径自己地域的商队身上得到“礼物”,但这礼物可不是白拿的!他们必须保证商队在自己的地段不会受到盗匪的袭击、如果遭遇到灾害气候、麻烦,他们必须想办法救援,当然商队也要为他们的服务支付报酬!”
“这倒是个好办法!”伊吉连博德点了点头:“不过恐怕有些部落不肯接受这种做法,说不定他们不在自己的片区抢劫,去其他片区抢劫呢?还有那些没有被划分到片区的部落呢?他们应该不会接受这条件吧?”
“这个无妨,那最后由我来解决好了!至少那时候我应该不会缺向导和同盟军了!”王文佐笑道:“我已经把划分片区的凭证都想好了,你觉得叫敕书如何?”
“敕书?”伊吉连博德皱起了眉头:“这个名字不太好吧?不是只有朝廷才能发布敕书吗?”
“这倒是!”王文佐点了点头:“那你觉得用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判书,《周礼》有云: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又有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也!《文心雕龙》云:卷者,束也,明白约束,以备情伪,字形半分,故周称判书!”
“好,好,好!”王文佐被伊吉连博德这一番掉书包给镇住了,什么叫文化输出,一个倭人贵族给唐人将军讲解华夏经典,这就叫文化输出。王文佐之所以一开始想用“敕书”作为颁发给各个羌胡酋长划分商路片区的凭证,是受到了后来明朝治理东北地区做法的启发,当时明王朝给东北女真部落首领颁发敕书官印,凭借敕书,女真酋长可以进献贡品,并接受赏赐(实际上就是进行贸易)。由于这种贸易获利极为丰厚,所以女真各部酋长之间会为了争夺敕书相互争斗残杀,甚至拥有敕书的多少成为酋长实力大小的象征,而明王朝却利用这个挑拨女真各部酋长相互争斗,坐收渔翁之利。眼下川西北地区的情况与明代辽东颇有相似之处,他就想效仿后人之智,看看能不能有所收效。
“明公想要以夷制夷倒也是一个办法,不过这也得看贸易规模有多大,如果规模太小的话,我看那些羌胡部落未必会愿意就范!”
“这倒是!不过高原山地和平原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如果商路平靖的话,应该贸易很快就会繁盛起来的!”说到这里,王文佐在锦榻上躺了下来,修面师傅开始替他修理起胡须来。
“天子让明公你来松州是为了抵御吐蕃人的进犯,您却想着贸易!”伊吉连博德笑道。
“只要吐蕃人不是聋子瞎子,就应该薛将军在陇右干什么!”王文佐一边闭着眼睛享受着锋利的剃刀在自己面颊上滑动,一边道:“在击败陇右军之前,吐蕃人是拿不出多少兵力在我这边的!”
“可按照李晋所说,吐蕃人的行动很频繁!”
“一千人经过四处岗哨,每个岗哨上报一次,如果指挥官不加分辨,就成了有四千敌军攻打我军的战报!”王文佐冷笑道:“不要说李晋,如果是我在成都府,也会向朝廷哭着喊着要援兵的,大唐在剑南道才几个折冲府呀!就算两千吐蕃人冲到成都城下,他拿什么去抵御吐蕃人?成都城里那些不识干戈的武侯?”
“这么说来明公以为吐蕃人不会进攻?”伊吉连博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