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好事,也要在正确的时间去做,若是条件不具备就急着推行,只会适得其反!”说到这里,中大兄皇子叹了口气:“我当初本以为这两年就可以逐步推行,现在来看,却是还要拖延几年了!”他看到大海人皇子还是迷惑的样子,对中臣镰足道:“中臣卿,你解释一下!”
“是!”中臣镰足应了一声:“殿下,律令格式其实都是源自天子的权威,在唐国,帝王代天治理,无亲无私,是以国家能够政治清明,上下一心,然后征讨四方无往不胜。而在我国,各部大人皆有权威,便是王者亦无法治其部民,神宫、皇族内部又各有亲私,各方掣肘之下,如何颁布的了律令?就算颁布了律令,又如何能施行?令兄当初要出兵百济,即有恢复任那四郡之意,还有开疆拓土,然后以其威望改革国家,颁布律令的想法。但白江口一战后,很多事情也只有暂且不提了!”
大海人听到这里,目光下意识得转向兄长,只见去向自己微微一笑:“大海人,我若是不成,你登基为王之后,也可重用中臣卿,慰我未了之心愿!”
大海人默默的点了点头。
“殿下,难波津那边有急信到了!”外间有侍者道。
“难波津?有什么事?”中大兄皇子问道:“难道是远方贡赋的船只又搁浅了?”
“不是,是有四条大船靠岸,船上人自称是唐人使节,奉唐人天子之命前来通好!还有,琦玉皇女刚刚离开神宫,往难波津去了!”
“什么?”中大兄皇子下意识的站起身来,他与中臣镰足对视了一眼,对大海人道:“大海人,你先回去吧!”
中大兄皇子取下腰间的短刀,拔刀出鞘,手指触碰冰冷的金属,这是母亲留给他的礼物,刀锋饮下过多位王族之血,难道它这次又要饮下一位同族之血吗?
“殿下,唐人既然已经到了难波津,那就不可能不让他们进入都城了!既然如此,那与其被动,不如主动迎接!”
“中臣卿你说的不错,但问题是一旦唐人进入都城,那就要接受国书,现在国中无主,谁来接受国书呢?”
“殿下多虑了!”中臣镰足笑了起来:“您虽然还未曾登基,但先王在世时,处置朝政的也是您,太子监国摄政这种事情,唐国也是有的,有何不可?”
“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中大兄皇子闻言大喜,但转而又忧虑道:“那琦玉皇女怎么办?她与我有大仇,这个节骨眼去见唐人使节必有图谋!”
“这倒也是!”中臣镰足点了点头:“琦玉皇女行事果决,若是个男儿,的确是您的大敌。不过唐人毕竟远道而来,即便有谋划一时间也发作不得,只要先发制人,便不可怕!”
“先发制人?你是说……”“便如处置有间皇子一般,击其魁首,余众自解!”中臣镰足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若是殿下应允,此时交给在下便是!”
中大兄皇子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他在屋内来回踱步,似乎一时间下不了决心。中臣镰足也不催促,只是坐在几案旁默默不语。良久之后中大兄皇子突然笑道:“中臣卿,当初我们决定刺杀苏我入鹿时,其他人都面无人色,握笔颤抖,唯有中臣卿你第一个在誓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当真大勇也!”
“不过杀一贼耳,何足道哉!”
“嗯!”中大兄皇子点了点头:“那一切都交给你了!”
“谨遵御命!”中臣镰足俯首拜了一拜,便起身退了出去。
难波津。
“我原本以为您是一位长胡子的老人,没想到您这么年轻、英俊!”
从通译口中听到琦玉皇女的第一句话,王文佐笑了起来:“我也向您发誓,即便在长安我从未见过像您这样的美人!”
“是吗?”琦玉皇女笑了起来:“那可真是可惜了,那天晚上在橘广庭宫的不是你!”
王文佐闻言微微一愣,看了一旁的崔弘度一眼,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这位是我的好友,能与皇女您结下一番缘分也是一桩美事!”
“那是不错!”琦玉皇女目光扫过崔弘度,笑道:“崔大使虽然是好男儿,但与您比起来就有些差了,若是您有空,可以前来天照神宫,也结下一番缘分!”
面对琦玉皇女如此大胆的挑逗,崔弘度已经是满脸涨红,王文佐倒是早有了心理准备,他从倭人俘虏口中早已得知当时倭人还盛行一种叫做“访妻婚”的习俗,当时婚姻形式还有很重的母系氏族痕迹,如果一位男子对女子有意,或者女子对男子有意,便会予以暗示,男子就会来到女子家旁,或者吟诵诗歌、或者弹唱歌曲,以表明爱意,如果双方合意,女子依旧住在自己家中,男子去女子家中相会,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可以另外选择配偶,直到怀孕之后,男子才会建造房屋,与女子共同居住。琦玉皇女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访妻婚”的行为,她只要一日未曾怀孕,那她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男子发生亲密关系,这在唐人眼里可能觉得大逆不道,但在当时倭人眼里却是习以为常。
“缘分之事暂且不提!”王文佐虽然知道琦玉皇女的行为并不违背当时倭人的习俗,但心里还是有些吃不消:“皇女贸然来访,不知有何贵干呀!”
“无他,欲借大唐之力,诛杀葛城而已!”琦玉皇女不愧为女中豪杰,前一秒还在说缘分之事,下一秒就说取人性命。王文佐微微一笑:“您说的葛城是中大兄皇子吧?这恐怕非我力所能及了!”
“我与你都力所不能及,但若是合力一处,便取此贼之首了!”琦玉皇女笑道:“而且只要中大兄皇子在位,你们就别想得到扶余丰璋!”
“哦?这是为何?扶余丰璋对于中大兄皇子就这么重要吗?”
“扶余丰璋从百济逃回来时,带回了上万人,安培比罗夫又是国中名将,中大兄皇子若是交出扶余丰璋,就一下子开罪了安培比罗夫,又失去了这万余人,他损失不起的!”
“这只是皇女的一面之词!”王文佐笑道:“扶余丰璋虽然重要,但比起大唐来,我相信中大兄皇子还是能够明白轻重的!”
“使臣若是不信,那就等等看吧!”琦玉皇女笑道:“到了那个时候您再来天照神宫找我也不迟!”
“也好!”王文佐也不想把话说死:“若是当真如皇女所说,那自然会来叨扰皇女!”
第387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两人说到这里,各自的底牌都已经亮出不少,虽然还没有完全知晓对方心中所想,但已经知道各自是友非敌,气氛自然活络了不少。王文佐让桑丘取来瓷器、绸缎、茶叶、药物作为赠礼,琦玉皇女十分高兴的收下,笑道:“你们唐人的这些货物当真好得很,只可惜能到这里实在是太少了,就连我们这些皇族,也不是经常能看到!”
“是呀!中国自魏晋以来战乱频繁,致使外夷多事,商旅裹足,货物不通。不过自本朝太宗皇帝继位以来,中华兴盛,外夷臣服,想必将来皇女也应该可以看到更多大唐的货物了!”
“哦?”琦玉皇女露出狡黠的笑容:“听使臣的意思,贵国该不会要对吾国讨伐了吧?”
“皇女!”王文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唐倭两国本无冤仇,之所以刀兵相连是为了什么?用不着我多说什么吧?”
“葛城出兵百济确有不是之处,但百济也不是大唐疆土,更不要说吾国出兵也是受鬼室福信邀请而来,扶余丰璋更是百济国王室苗裔,这件事恐怕也不能只怪在吾国一家头上吧?”琦玉皇女笑道。
“两国间之是非曲直,岂是你我之间舌辩能有个结果的?”王文佐笑了笑:“再说吾国天子若是以为此事之曲只在贵国一家,那今日来的就不是通好之使者,而是遮海之巨舰了!”
王文佐这番话答的颇为巧妙,他一方面拒绝继续口舌之辩,以免交谈变成毫无意义的相互指责攻击,另一方面用唐朝在赢得白江口大胜之后主动派出使者通好这一事实向琦玉皇女证明己方对倭国的本土并无野心,以确保双方接下来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若是如使臣所言,那自然是最好了!”琦玉皇女眼睛一亮,旋即笑道:“不过人心多变,今日也许贵国并无侵犯之意,但将来呢?妾身焉知贵国吞并百济、新罗、高句丽之后会不会对吾国出兵呢?须知贵国有句话:“及得陇又望蜀”呀!”
“皇女这番话说的有理,不过若是在下告诉您我大唐以礼仪立国,不取非分之地,不灭无罪之国,即便将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皆为吾大唐之郡县,只要贵国依照礼仪而行,两国之间便不会再起刀兵,皇女您相信吗?”
琦玉皇女嘴角微微上翘,笑了起来,她摇了摇头:“我很想说相信,但却说不出来。”
“那就是不信了?这就对了,若是我与皇女易地而处,我也不会信!”王文佐笑道。说到这里,两人相视,皆会心一笑。
“王使臣当真是一位妙人儿!”琦玉皇女笑道:“此番能够与使臣相识,也算是一番缘分。妾身天照大神庙中的巫舞虽然不及上国礼乐,但也有几分妙处,使臣务必前来一观。”
“多谢皇女相邀,王某记住了!”王文佐躬身谢道,琦玉皇女是聪明人,王文佐方才那番话便是说任何协议合约都不是永远有效的,是要和当时的形势一起看的。唐国现在的确并无对倭国本土的野心,但如果形势发生了变化,比如唐国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都消灭了,变成唐国的郡县,那就很难说了,不能用未来两国可能发生战争来否定唐国现在达成合约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