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种子的秘密(1 / 2)

第101章种子的秘密

“还是给他们分吧,毕竟从夏种到秋收,他们也出了力的。等走的时候,没吃完的粮食愿意带走也行,或者卖给别人也行,随他们自己。”

治保主任和方文书,都觉得应该给人家分口粮。

老会计随大流,郑豹等着方唯表态,队长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

“那就给他们分吧,咱们好人做到底,别临走了落个埋怨。”

方唯一锤定音,决定了分配方案。

按人头发放口粮,少的有300斤,多的有500斤,平均下来大概每个人能分到360斤。

一共分出去将近6万斤粮食,都是谷仓里的存货,新稻子没有动,一律留着。

方唯看了一下账簿,又去谷仓里实地检查了一下,账物相符。目前队里还剩下14万斤稻谷,38000斤各型留种,其中也包括了粳稻。

这个举动让安置人员感到很意外,他们也听说了自己这些人准备回城的事情,本以为这次分口粮没他们什么事情,结果还是发放了。

罗工、温工和高青山等人纷纷表示了感激之情,就连平时鬼话连篇的人,都不得不到说两句好话。

方唯没时间管这些人的想法,他把郑虎喊到屋里,商量冬天买煤炭的事情。

“虎子,你带人跑一趟,咱们不能事事都麻烦郑队长。如有必要,对方给我们平价煤炭,咱们可以给他们平价稻谷。”

当队长不容易,灵活性和原则性都得有,二者还必须兼顾。

就拿用粮食换煤炭这事儿来说,不少生产队就不敢干,而有些生产队的胆子又太大,私底下敢高价把存粮卖出去。

方唯不愿意惹麻烦,但灵活性还是有的。

“我明白了,明天我和元恩还有我哥跑一趟。”

郑虎第一次外出干“大事”,心里难免有点激动。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出发了,队里没别的交通工具,只能乘坐手扶拖拉机前往。

等下午回来,他就告诉方唯,事情办妥了。

说实话,在当地没有煤炭也能过冬,毕竟可以砍柴。但要是粮食不够吃,那就遭罪了。

人家对于粮食的渴求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矿上随后直接把煤炭送了过来,然后才拉走了1万斤稻谷。

郑虎安排人制作蜂窝煤,家家户户和头两年一样,又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安置人员不在分配之列,他们一周领一次蜂窝煤,因为上级已经下发了通知,让各地做好安置分流人员的回归工作。

这个冬天不算冷,这批安置人员的心里更加火热。

如果可能,谁又愿意留在农村呢?城里再苦,条件都要比农村好多了。即便像温工、罗工和高青山这些人,心里会有些不舍,但拿到通知后,也不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方唯不喜欢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高青山等人走的那天,他没有去送,一大早就背着枪进了大山。

对于分流安置人员来说,这场经历是人生当中的一次波折。对他来说,同样是一场邂逅而已。

终归,大家不是一路人。

这些人的评语是郑虎和几个队干部写的,本着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的原则,了结了这一场缘分。

方唯进山没什么具体的事儿,他先去山谷那边转了转,顺便取消了那一亩地的指定。

他和大哥以后都不会再来这里种地,时间精力都不允许。

说起来,他还是很感谢这片土地的,起码帮他和家人度过了困难时期。

回程的时候,他收到了信息提示,就这么巧,还收获了两只山鸡。

【收获猎物,点数+6,总点数:18317点。】

“大嫂,我弄到了两只山鸡,家里有莲妹子前次送来的笋干,咱们晚上炖鸡吃。”

回到家,方唯便把两只山鸡递给了田桂。

田桂笑着接了过去,然后帮对方烧了一壶茶,这才去厨房收拾猎物。

她知道小弟看似洒脱,但其实很重感情。

平时他对罗工、高青山等人多有照顾,今天之所以躲出去,就是心里不大好受。

“老三,你的那些宝贝,今天我又拿出来晾晒了一下。”

稍后方平回来,提起了那些不育株种子。

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之后,结实顺利,方平带着人小心翼翼的采收回来,进行了专门存放。

虽然他搞不明白杂交水稻的原理,但三弟交代的事情他都会认真的做好。

“那就好!开春之后都得种下去,新稻种的培育全靠它了。”

方唯打算在以后的实践中再给育种小组成员,讲解关于“三系杂交育种”的方法。

他没有研究资金、手下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慢慢来。

有【南光一号】和【农垦58】打底,队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缺粮。

随后。

方唯去把关崇阳喊了过来,今儿炖了两只山鸡,还放了干笋和红薯粉条,吃起来很香。

“老三,秋收后怎么没看到有别的生产队来换种子?”

关崇阳这两天也不是很开心,高青山等人走了,没人和他下棋,生活中似乎少了很多乐趣。

不过老爷子也不是整天混吃等死,队里的事情他一样在默默的关注。

现在队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吃饱,还不是托了方唯的福?其中,用稻谷换种子,居功至伟,要不然队里哪有这么宽裕?

“一队倒是传话过来,说过些日子要来换种子,其他的生产队暂时没动静。”

方唯倒不着急,春播的时候全县都会逐步推广【南光一号】稻种,最晚到明年夏种,这项工作必须全面完成。

从县里做出决定到落实到位,需要一个过程,耐心等待即可。

“老三,你说到了春播的时候,县里会不会让咱们专门培育稻种?”

方平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假设。

方唯考虑了一下,觉得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反正他现在是稳坐钓鱼台,【南光一号】稻在指定区域之外,已经开始表现出产量逐代递减的特性。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手里完全控制了种子的生产。

除非等未来生物基因技术突飞猛进,才有可能打破这个禁制。

也就是说别人从方唯手上得到的【南光一号】稻种,最多历经三季就会被打回原形,亩产将严重倒退。

到时候他们还得重新换购种子。

这并非他的本意,但事实如此,他也没办法。

最新小说: 迷津雪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 冷气候 风月有染/此地风月吟 梨花覆山 强娶的前夫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