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228章 安天下之法,辟野遗之贤

第228章 安天下之法,辟野遗之贤(2 / 2)

“坐!”瞧着不卑不亢的司马朗,张虞微微点头,说道:“河内兵戈动荡,伯达能识大势,率族人南迁避难,可谓有见识。今不知伯达才干何如?”

司马朗说道:“禀君侯,仆学识浅薄,蒙父亲教诲,熟读《汉书》,精通典籍之学。君侯若欲用仆治经,则仆才疏学浅,恐难以胜任。”

张虞笑了笑,说道:“天下大乱,群匪并起,乃大丈夫建功之时,孤岂会用卿治学?”

说着,张虞问道:“卿言好读《汉书》,孤有一问,不知卿能解否?”

“请君侯发问?”司马朗正色道。

张虞整理思绪,问道:“试问卿以为天下为何土崩瓦解?”

闻言,司马朗沉思许久,说道:“仆以为天下至今纷乱,在于秦灭五等爵制,且郡国兵马松散无备,故内不能威服贼寇,外不能防备四夷。另郡国土地兼并,井田之制废亡,故民不聊生,天下群寇并起。”

“以仆粗鄙之见,欲安天下需复五等爵制,令郡国重领兵马,威服内外不轨之徒。且今天下纷乱,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可于今下复井田之制。”

张虞面露狐疑之色,司马朗的观点怎和西晋干的事差不多,西晋便是恢复了五等爵制,还让郡国兵马领兵。然推行的结果看八王之乱就知道了,实在太抽象了。

井田制不用多说,司马朗本意禁止土地流通,确保人人有田耕作却是好事,但恢复上古的井田制实在太过科幻了。

以上司马朗所说的内容,唯有郡国领兵的想法靠谱些,毕竟今下大乱,急需用兵征伐。

果然杨俊看人不俗,其对三人的评价有理,三人中治理能力最强之人属于是务实的司马芝,而司马朗属于是典型的理想主义。

“恢复井田制虽好,但太平百余年,人口滋生繁衍,田亩不足以授,那当如何是好?”张虞问道。

司马朗沉吟了下,说道:“世宗皇帝时,迁无主百姓以实无主之地,今后若人口滋生繁衍,则可将无地百姓南迁,或是北迁,再约分田亩。”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若迁徙人口有用,前汉不至于亡,今朝又岂会有黄巾之乱!”

司马朗语塞片刻,问道:“敢问君侯何法为优?”

张虞说道:“昔周以封建安天下,汉以郡国治天下。盖世间无长久之法,唯有适宜之法。今欲安天下,郡国领兵,威压四海为其一;内为京畿,封建蛮荒为其二。”

“至于授田?”

“田有限而人无穷,欲迁民而令人各得其田,谈何容易!”张虞无奈道。

“读史能知兴替,观镜可正衣冠。然天下之势如涛涛河水,旧时之制如江水东逝,故可为鉴之,却不可效之,唯有推陈出新,方为治国之道。”张虞意味深长,说道。

司马朗沉默半响,拱手说道:“多谢君侯指教!”

见状,张虞便知自己没劝动司马朗,毕竟有时候理想主义者,你是说服不了。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我观伯达有匡扶天下之心,我今欲拜卿为平阳令,何如?”

“多谢君侯厚爱!”

念及司马懿,张虞神情和蔼,问道:“伯达见解不俗,不知可有兄弟似卿这般出众?”

“禀君侯,朗虽有弟弟数位,但年岁皆小,二弟司马懿仅十五岁,尚不及出仕之龄,恐辜负君侯厚爱!”司马朗说道。

张虞借着之前与司马防在雒阳的共事经历,嘘寒问暖几句,这才放司马朗退下。

很快,赵咨趋步入堂,向张虞行以作揖之礼。

张虞与之寒暄几句,便问道:“我闻季才言卿有军事之才,不知以为今天下何如?孤当向何用武?”

赵咨斟酌言语,说道:“禀君侯,天下纷争不休,关东以袁绍、袁术二人为首,诸雄跨州连郡,兼并疆土,争霸中原。故君侯欲建奇功,不宜深陷中原,宜当向西据有关中,广积粮,精练兵,坐观二虎纷争。”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待二袁疲惫力竭,君侯兵强马壮而粮丰,彼时挥兵东出,先取河北,再下中原,横扫荆、扬,则天下可定矣!”

闻言,张虞重新打量相貌平庸的赵咨,没想到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士人竟有如此见识。

赵咨所说的规划,大体便是张虞这几日所思。明年如果占据关中,那么张虞下一步的用兵计划,不是在巴蜀,便是在河北。毕竟河北为天下富庶之地,如果河北被他所据,河南指日可待。

“彩!”

张虞面露赞许之色,说道:“卿既有谋略之见,今特拜卿为参军,为孤参议军事。”

“多谢君侯赏识!”赵咨欣喜而拜。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修仙之废柴 绝代门生[重生] 快递是个高危职业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琴白 神级召唤师 前女友的前男友包养了我 师兄的困惑[古穿今] 自我中心(H)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