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和解罢兵
四月,因张虞屯兵常山,导致河北局势变化。袁绍留麹义守武邑,率兵撤至阳堂;公孙瓒趁机进驻观津,欲围武邑。
除此之外,袁绍遣荀谌出使张虞,欲安抚张虞,以便他解决公孙瓒;而公孙瓒为了得到张虞的支持,遂派刘备出使。
张虞得知公孙瓒与袁绍二人屯兵于安平郡中,遂沿着巨鹿而进军,经下曲阳,往东南斜行一百五十里至上博。
得闻张虞忽然行至上博,荀谌、刘备二人先后至营寨。
“君侯!”
刘备神情严肃,拱手说道:“袁绍假借讨董之名,实则兼并州郡。先因贪图钱财,残害高焉、姚贡二人;后言而无信,迫害原州牧韩馥。今公孙将军兴兵讨贼,望能得君侯援助,夹击袁绍,共分冀州诸郡。”
“公孙将军据中山、博陵、河间、安平、渤海五郡,而余者魏、赵、巨鹿、甘陵愿分与君侯,以成两家之好。”
张虞将公孙瓒的书信放下,笑道:“玄德与我有旧,怎能为公孙伯珪而欺我?”
“今将袁绍所据郡国尽归于我,怕不是为二虎竞食之策?”
刘备神情尴尬,深感张虞不是一般的精明,不好让人忽悠。
他出使之前,公孙瓒贪图冀州郡土,即便形势于他不利,但他也想占大便宜。故公孙瓒想了个馊主意,便是与张虞合军,击败兵强马壮的袁绍,之后便让张虞去啃袁绍所占领的郡国。
公孙瓒则行黄雀捕螳螂之事,趁张虞与袁绍打得筋疲力尽之时,出兵直接吞并余者冀州诸郡,达到全据河北的目的。而如此浅薄的计策,张虞怎可能看不出来?
刘备沉吟了下,试图挽回说道:“公孙将军无意欺瞒君侯,若君侯愿与我军合兵,共击袁绍。公孙将军愿将中山郡让于君侯,以示其诚心联盟。”
张虞将书信轻掷于案几上,沉声说道:“我此番出兵有意为公孙瓒解围,而今公孙瓒竟让玄德使计欺我,不畏我助袁乎?”
见状,刘备赶忙致歉说道:“非备有意欺瞒君侯,而因奉公孙将军之令出使君侯。今公孙将军恐君侯助袁绍,而不助幽州,故令备以瓜分冀州为语,让君侯出兵。然今闻君侯有意为公孙将军解围,试问君侯欲如何解困?”
张虞神情故作惆怅,说道:“今天子蒙尘,而群雄并起。河北自袁、孙二公争夺以来,百姓流离,民不聊生。故我此番出兵冀州,无意动用刀兵,而是欲让二公和解,使各罢兵归郡。”
“不知玄德愿助我乎?”
刘备神情惊愕了下,他没想到张虞此番出兵竟是为了平息公孙瓒与袁绍的战火。如果张虞的理由成立,这张虞真心在为百姓而着想,就怕是张虞另有所图。
而今以形势看来,公孙瓒自界桥大败之后,手上的冀州郡国唯有河间、渤海。眼下公孙瓒兵马虽有三万,但不少为老弱,不如之前的军队,非是袁绍的对手。
而今如果能让袁绍停止用兵,公孙瓒倒是可以喘口气,以待兵马渐渐恢复士气,之后再想办法与袁绍作战。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今河北形势,袁绍强盛而公孙力弱。君侯欲使二君各罢兵归郡,恐怕袁绍多有不愿,而公孙将军或会同意。”
张虞笑吟吟,说道:“劳玄德回禀公孙伯珪,言我无意与他同击袁绍,但却有意让河北息兵。我将于下漳亭设会,为他化解与袁绍矛盾。若公孙将军无意,休怪我袖手旁观,或是出兵助袁。”
“然若袁绍无意息兵,我将与公孙伯珪合兵,共击袁绍!”
刘备犹豫片刻,拱手说道:“既然如此,备愿回禀公孙将军。”
“善!”
刘备不敢耽搁消息,遂将消息回报公孙瓒。而在刘备走后没多久,荀谌后脚便至。
“谌奉袁公之命,前来拜会君侯!”
荀谌奉上书信,说道:“我主一向与君侯交好,今不知君侯为何出兵冀州,犯我河北边界?”
张虞瞧了几眼书信,肃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汉室犹在,荀君怎敢言为袁氏疆土?”
荀谌红着脸说道:“君侯都督并州,而今擅自率兵入冀州,岂不违背国法!”
张虞语气缓和下来,笑道:“天子闻袁氏与公孙二君厮杀已久,今怜悯河北百姓,特命虞率兵出关东,劝慰二君和解,息兵休战。”
荀谌头脑敏锐,反问道:“若公孙瓒不息兵呢?”
张虞按剑而起,神情严肃,说道:“若公孙瓒不听天子之言,我便率兵助袁氏,共击公孙瓒所部。而袁氏若不息兵,我当助公孙而击袁氏。”
闻言,荀谌脸色渐露怒气,责问道:“我主自诩善待君侯,然君侯为何咄咄逼人?今出兵偏袒公孙,而辱我袁氏,莫非欺我军刀剑不利否?”
“大胆!”
赵云手按剑柄,欲出声维护张虞。而张虞则是挥了挥手,示意赵云收剑回鞘。
张虞走至荀谌跟前,淡淡说道:“我无意偏袒公孙,今仅欲劝二君和解。两家若是息兵,便以两家目前所据冀州疆土为界。况公孙瓒尚用骑兵,袁君敢言定胜公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