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峥只好答应了,又试探地问道,“太后娘娘,您让王丹阳跟圣上说那些话,老臣其实也有些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帮福王呢?”
“帮他?这可不是帮他,是帮你那女婿呢。这桩婚事,本来就没指望能成事。”
没指望成事,那为何要他派人告诉李承恩,让他今日得到讯息后,立即进宫去见机说话,务必促成安平郡主和周明的这桩婚事。
文峥对于文太后这个姐姐的心思,一直捉摸不透。
当初老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他和文峻都是资质平庸之辈,要保文家兴盛长久,凡是要听文太后这个姐姐的安排。
对于老父亲的话,文峥一向是服气的。姐姐自小聪明过人,嫁入宫中后虽然无儿无女,却一直稳居中宫之位,还让文家也无风无语雨地度过夺嫡岁月。
文太后听到文峥的问话,过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福王想和成王府结亲,有求自保的意思,也有拉拢之意,求到我跟前来,无非是想表明福王府对那张椅子没动心思。”
“我让王丹阳说的那些话,只是想看看圣上心里,最忌惮谁。成王府是开国元勋,文家也是,还有西北的几家。圣上一听王丹阳的话,马上先想到周家,这说明圣上心里,最忌惮的就是周家。”
文峥点点头,一副附和的样子。他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周家有兵权,武帝忌惮周家不是应该的吗?
文太后看文国公的样子,就明白他并不懂自己的意思。忽然间有些心灰意懒,不想再与他多说,摆摆手让他回去:“你只记着,圣上忌惮周家,我们就远着些,就让李承允和福王去拉拢周家吧。”
“今日之后,福王想和周家结亲的意思已经过了明面。至于李承允……”
她说着,想到李承允对周家并没有特别亲近之意,只是亲戚往来的情分。
难道李承允早就看出了这点?还是谢氏提点了他?
周家历来奉行忠君之策,在皇位更替中只做壁上观。从朝中政局来看,周家就是稳定政局的定海神针。
每个新皇即位,都可马上启用周家做事。
对有意储位的人来说,周家,不必太亲近,只要不交恶即可。
可从武帝今日言行看,他对周家忌惮非常,觉得永定兴亡皆与周家相关。
面对帝王疑心,周家还能忠君吗?
若武帝一再相疑,会不会夺了周家的兵权?
☆、391章再入京城
文太后想到周家被夺了兵权的可能,脸上露出淡淡的嘲讽之色。
文太后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还是文国公府的嫡女文芫时,京中偶然相遇周明的祖父。
那时,周明的祖父,老成王周继恒,还只是个少年,与周家历代一样,小小年纪已经久经沙场,是众人皆知的少年英雄。
说起来,周家人娶妻好像都挺晚,相识时,周继恒好像也二十了吧?
那时,文国公嫡女文芫,是京中出名的才貌双全。
两人偶然相遇,一见钟情。郎情妾意,周继恒约定回头禀告父母上门提亲。本来以为英雄美人,能成就一段神仙眷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