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几场胜仗,将北蛮打退了上百里。还有就是武季方升了校尉。
玉秀听到兵源,猜想武帝或许会如前世一样,将蜀中灾民青壮收编入伍。若和前世一样,哥哥倒不会被召入军中了。
“哥,等朝廷公文下来再说吧。谁知道这兵源不足会怎么办啊?你正经还是得先想着进京考试的事。”
玉栋听玉秀这么说,也有道理,“那是三年后的事,急什么。对了,王彬昨日来找我告辞,他要跟随大公子进京去。圣上下旨让靖王、滕王和南边的福王,今年都回京过年。靖王爷已经奉旨,不日就要带着大公子和二公子进京去了。”
王彬如今,已经算是李承允的幕僚。他在建昌反正也没家人,打着提早进京备考的名义,应该是跟着李承允进京办事。
玉秀已经让人给李承允那送过送别礼,听说王彬也要走,自然免不了又得备礼相送。
日子忙碌中,一年又到了尽头。
腊月开始,作坊里停工。郑氏就带人将作坊里住人的屋子都收拾出来。
颜家铺子里大部分掌柜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女子。过年铺子关门歇业,索性让这些掌柜们都聚到东屏村来,一来大家也可见面认识一下,二来也免得各自守个冷冰冰的铺子过年。
从腊月十七起,陆陆续续每日都有掌柜们坐车来村里。
这样一来,东屏村里女子骤多。
这些人,个子有高有低,或容颜娇美或性子爽利,硬生生将东屏村这个山村,变成了女儿国的感觉。
幸好,除了这些女子,还有赵全生那一群人。
赵全生跟原来底下那十来个人,除了有两个有家人外,其他也都是孤家寡人,也跟着赵全生投身颜家了。
赵全生投在颜家后,只觉自己如鱼得水。如今,已不止是颜家运货的管事,而是颜家车马行的大掌柜了。
因为运货需要车马,颜家置办了不少马车驴车,这些车马若只运送颜家几个铺子的货物,每月运完倒有小半月是空放着。就算运货的时候,那马车里也经常还有空档。
赵全生就提议开家车马行,他走南闯北,对于车马行这行当也熟悉。开车马行也就是官府文书麻烦点。
玉秀听他说车马行除了给自家运送货物,还可接生意,帮其他铺子送货带货。人和车都是现成的,觉得不错,就交给赵全生筹办了。
赵全生卯足劲要干出个样子来,现在,光明州府里,颜家就有了八家车马行。靠近明州,往北青州润州、往南昌州海城也都开了。
“大娘子,回头我们把车马行一路往北开到京城去。大郎君小郎君上京赴考,一路都可以坐自家车马行的车子。”赵全生带着十多家车马行的账本,走路带风,脸上放光,连那条刀疤都泛红,“您别看家里车马行开的时间短,这钱可不少赚。”
如今郑氏管着作坊,九娘是颜家脂粉铺的大掌柜,柳絮是颜家绸缎行的大掌柜,赵全生是最后一个回到东屏村的,其他三个都和玉秀对完账了。
赵全生这话一说,柳絮跟九娘、郑氏说道,“你们听赵大掌柜的这口气,大娘子快点算算今年有多少进账。”
因为是在家中,他们几个大掌柜日常也经常见面的,说话也熟络了。柳絮做的绸缎行,和车马行生意差不多时候,更存了比较的心思。
赵全生被柳絮一取笑,刀疤脸不由浮现几丝红意。柳絮所管的绸缎行,开的时间也不长。但绸缎布匹利润不错,加上颜家如今的衣料花样又新鲜,绸缎行的入账也不少。
车马行再赚,这利润上和绸缎行、脂粉铺还是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