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就没想那么多——他拥有天下第一的水师,也拥有天下第一的明军,最重要的是,他师出有名!
倭寇侵扰大明边海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打它们怎么了?
而且也根本不必想那么多,朱元璋有足够的傲气,万历那鳖孙的时候,大明都腐朽得要张居正拼一身肝胆去救了,不还是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么?
那如今打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至于打完了怎么处置倭寇?怕不怕他们卷土重来?咱老朱看着像是开慈济院的吗?
还留着干嘛,听话的送去挖矿,不听话的扔海里喂鱼,还用得着想?
而且仙迹说得对,他原本想禁海,是因为倭人像苍蝇似的烦,但打下来就不一样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朱元璋还记得这句话。
的确,他先前瞧不起倭人,连打都懒得打,反倒把他们纵容大了野心,还不如一下就打没了,这样省得后人吃苦。林菱不是说了,那家伙自个家里打得不可开交,还养出一副狼子野心。
而且跟外邦海贸嘛,很需要一个前哨站,朱元璋都已经想好了把倭岛打下来以后,就在那儿建对外贸易的市舶司。
不过元朝出海两次都损兵折将,那边风浪的确是急,得叫俞通渊加紧摸索出一条安全的出兵航道!
银子,他要多多的银子!
清朝,康熙非常有危机感——大清离林菱所在时空非常接近,既然在后世建国前几年便枯竭封山,那再不发兵打倭人,只怕银子就要被他们挖光了!这事儿决不能再拖了!
随即又很懊悔:那明朝也真是的,先前怎么不知道这倭国还有这么多宝贝?实在是……错过了太多啊!
康熙眯了眯眼,他要叫火器营日夜生产火炮,也要知会杭州、扬州的船坞,多造些战船,若还不成就去跟沙俄买一些。
大炮!他要多多的大炮!
林菱骑车买回了早点,回了酒店,林爷爷和五叔爷爷也起来了,三人吃了面茶,有点儿糊嘴,而且不大会喝,最后没能体会到面茶的好吃,幸好买的油条和大包子不错,吃饱以后便直接去赶最早一班高铁——八达岭长城有高铁站,比坐车过去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