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真的不认识这个杜牧是谁啊!!!
众人听沈约否认,第一反应就是不信,甚至还给杜牧掬了一把同情泪,觉得沈约一定是风流太过,留情太多,连结交过什么朋友都忘记了。
刘裕望着如此景象,不由摇了摇头,庆幸沈约仅仅是过来做客的,是梁武帝的宰相,而不是他的宰相。
否则,光是沈约的每日修罗场爆发,整个刘宋帝国就根本不得安生。
刘裕缓缓道:“既然休文本人没有异议,朕就先批准了这位杜牧的参赛申请。”
沈约:“……”
他有异议啊,很大的异议!
发现众人没一个相信他的,他只得指天发誓,自己真的从头到尾毫不知情,宋祖千万不要同意对方的申请。
刘裕怀疑地望着他:“既然毫不知情,为何要拒绝申请?”
真不是辜负了别人然后跑路了,就像你跑路离开陶弘景那样?
沈约扶额,虽然不知情,难道他就不会感到尴尬吗。
他正在这里思考着该如何说服刘裕,忽见不远处放置着传送门的位置,光芒一闪,少年辛弃疾拖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麻袋,极为缓慢地走入。
“幼安再见!”
在传送门的那头,少年李世民正抱起一大堆送他的礼物,疯狂往门里投掷。
李秀宁则不时给他递东西,二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不出片刻,礼物就堆成了山海一般,涌到了传送门这一边。
由于传送门有时间限制,很快就要关闭,但礼物还没送完,李秀宁直接伸手一推,将剩下若干装有珠宝珍物的盒子通通开启,噼里啪啦倾倒了过来。
辛弃疾整个人都被彻底埋在其中,只余一只手竖在外面,艰难地摆了摆。
刘裕正要伸手将他拉起来,忽听见礼物堆里传来了一阵呼喊:“陛下,武穆遗书!”
刘裕秒懂,立刻将最近抄了许多备份的《武穆遗书》拿出一个副本,卡在传送门关闭的最后一秒,紧急扔到门对面,恰恰被李世民接在手中。
“多谢宋祖!”他扬声道。
众人见此情景,相顾愕然,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将礼物都搬开,清理出一条道,把辛弃疾从最下面挖了出来。
刘裕见他衣袂凌乱,鬓发歪斜,但不改一派意气轩昂,金锋流焰般的洒脱意气,又见他手背上不知被什么尖锐的器物擦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就招招手让人过来,给他处理了一下伤口。
末了,感叹道:“前人说裴楷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发皆好,朕犹不信。今日见幼安如此,果是玉人。”
辛弃疾顿时被逗笑了,神采奕奕道:“陛下夸人难道没有别的词汇吗,夸谁都是玉人?”
刘裕认真地回想了一下他还夸过谁「玉人」,然后发现从谢灵运、谢惠连开始,几乎每个人他都夸过——岳飞不算,他比较擅长将岳飞夸出一通长篇大论。
宋祖陛下反思一秒,当即决定忽略掉这个话题,清了清嗓子道:“幼安对沈约的另一个相好……相处得好的朋友杜牧,有什么了解?”
辛弃疾:哈?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杜牧和沈约有一段缘分,他怎么不知道?!
“这其中大约是有什么误会”,他这时也看见了光屏上的推荐语,「司勋绮语」云云,决意帮杜牧正名一下,“杜牧的年代大约在太白的一百年后,这句诗我也没听说过,可能是年代更往后的人写的。”
“杜牧与沈约,虽然生平经历无比类似,都出生于名门望族,但因为父亲的去世而遭逢大变,都年少成名,诗文与为人皆风流蕴藉,浪漫潇洒,且都与一座江南城池有着无比浪漫的故事,流传千古,杜牧是扬州城,沈约是金华城。”
辛弃疾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越描越黑,眼看众人的眼神都不对劲了起来,连忙话锋一转:
“虽然他们都很风流,是「赢得青楼薄幸名」,但他们彼此之间真的不认识。”
沈约:“……”
这他就感到委屈了,自己只是交友广泛了亿点点而已,但并没有醉梦青楼的风流韵事。
人家说的「仆射余情」是他的友情而不是爱情,到底是谁谁非得将他和杜牧扯一块?
他将这句诗发在了九州书院师生群中,要大家群策群力,找出作者究竟是谁,日后定要好好收拾一顿。
【新皇帝王莽】:作者是谁朕不知道,不过朕知道,「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这句诗,曾被后世一位大文豪引用,送给其花心滥情的表哥作为挽联。
【新皇帝王莽】:说来,这位文豪大家都认识,那就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之前天幕盘点人间真情的时候出现过,是太白先生的粉丝。
【新皇帝王莽】:金庸的花心表哥,亦是后世的一位文学大家,名为徐志摩。
众人:啊这。
李白的粉丝群体还真是多姿多彩。
王莽一看大家都感兴趣,当即来了劲,将一堆八卦娓娓道来。
什么,“金庸对表哥徐志摩讨厌得深沉,在小说里写了个好几个表哥角色,慕容复,卫璧,汪啸风,尽是反面角色。”
又是什么,“徐志摩的笔名云中鹤,被金庸写进小说,成了江湖上的第一大淫贼。”
还有什么,“「司勋绮语,仆射余情」都是金庸用来讽刺徐志摩,用沈约和杜牧的典故嘲讽徐志摩为人风流,到处留情。”
如此鲜甜的瓜谁人不爱吃,围观群众听了直呼过瘾,后世人真会玩。
沈约觉得王莽真讨厌,主打一个含沙射影,仿佛字字句句都是在戳他的脊梁骨!
王莽:嘻嘻,被你发现啦。
刘宋众将倒是特别关注了一下“在赵宋哲宗时期,姑苏慕容复试图复国”这个故事。
原因无他,只因慕容氏的最后一个国家南燕,正是被刘裕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