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五战区总参亲自过来传话,这行辕密谈看上去是非去不可了。
王奉侧头看向赵方远:“你先随军列回徐州.”
随后,便跟随徐祖贻亲自前往行辕。
下午。
归德行辕。
与会者仅程潜,李宗仁,白崇禧,王奉四人。
几人围坐在一起,王奉看向四周之人的身份,不禁有些咋舌。
要么是战区司令,要么是统战部高参。
我这算什么.
这会议不简单呐!
片刻后,常凯申走来,刚一落座便声色俱厉,奉化口音:“韩复榘这次不听命令,擅自行动,我要严办他!”
程潜应声说:“韩复榘应该严办!这种将领不办,我们的仗还能打下去吗?”
白崇禧,李宗仁一旁默坐,一声不发。
王奉还没搞清楚这场会议的目的,先按兵不动,没有主动发表意见。
常凯申冷哼一声:“此次会议还有一件事,原本我以为自抗战以来,地方行政机构未能切实配合军事上的要求,影响甚大,一再强调各地区军事主官兼任行政主席,但近日以来我发现一些问题。”
“有些高级将领,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在暗中拉拢自己的势力,想要在党国内部搞小团体!”常凯申冷哼一声,“如此行径极为恶劣!”
王奉一边听着,一边眉头紧锁。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刺耳.有点扎耳朵呢?
可说话间,常凯申的目光始终没有放到王奉身上。
“德邻,我提议你兼安徽主席,如何?”
李宗仁:“委座,我认为司令长官就应集中精力筹划军事,至于全省政务还是由专门差办较好,再者,军事与省政之所以未能密切配合,双方均有责任,如若只责一方,实欠公允,还请缜密思虑。”
常凯申:“德邻此言确有道理,军政合一,有些人能兼,有些人不能兼!”
说罢,将目光转移到王奉身上。
“王司令,不知你可曾取有表字啊?”
被突然发问与会议无关的消息,王奉愣了一下:“委座,在下并无表字!”
常凯申点点头,脸上看不出表情:“没有表字也好,王奉王奉你名字可真不错啊!”
“吕奉先作战晓勇无比,号称九原鸠虎,但再怎么厉害,世人提到他时也是先想起三姓家奴!”
常凯申语气冰冷,听着让人有些压抑,说罢扭头离开座位。
王奉心里咯噔一下,眉头拧成了‘川’字形。
这话什么意思,想都不要想。
三姓家奴
听着可真是扎耳朵啊!
这算是敲山震虎吗?
先是用黄绍竑分割长治军政大权,凭目前的情况来看,常凯申下了一招昏棋。
国民政府内并非谁都像他一样,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满脑子都是‘斗争’二字。
攘外必先安内?
真他娘的可笑!
眼下分化之计不成,现在又来这么一手,当面出言敲打。
挑明了告诉自己,军政合一是他的本意,但你就是不行。
就连李宗仁,脸色都不禁一僵。
关于王奉的事情,李宗仁略知一二,但眼下大战在即,对一军之主官说出此等言论,恐怕于战事不利啊!
常凯申走后,李宗仁目光看向王奉:“委员长并非”
话刚说出口,王奉站起身:“李长官,我先回徐州奉命了。”
说罢,不顾剩下三人转头离开行辕。
一月十三日。
王奉前脚刚到徐州大营,后脚一封电报便发了过来。
赵方远在一旁念诵:“二七年一月十二日,敌第二师团于青岛崂山湾,福岛两地强行登陆,当地守备部队南撤,敌军占领青岛后,乃沿胶济路西进,进迫临沂。”
王奉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死死盯着下方的地图。
顶替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的,竟然是第二师团
对于这支部队,王奉印象颇深。
又称仙台师团。
甲午战争时,曾参与威海卫攻坚战,‘九一八事变’时第二师团作为主力攻击了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
此后回国整编了一段时间。
全面抗战以来,第二师团下辖第十六步兵联队,被抽调出来参加了察哈尔作战。
原本的徐州会战,日军作战序列中也有第十六步兵联队。
没想到这一次,日军将整个师团从东北,调遣到了华北。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眼下这个时间节点,冈村宁次正在第二师团任师团长。
走了板垣征四郎,来了冈村宁次
王奉抿了口热茶:“还有别的电报吗?”
虽然不受常凯申待见,但李宗仁还是很不错的。
该给的弹药补给,一律超额发放,甚至连粮草军饷等,也都一一供给。
第五战区所部,本就是杂牌军云集。
若是赢了,常凯申的脸上有光,武汉扩编,整补部队也有了着落,若是没赢,川,桂军受到削弱,李宗仁的声誉受到打击,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再者说来,这些杂牌部队再差,也是能在津浦线上支撑两三月。
还真是不做亏本买卖!
这点李宗仁自是知晓的,这是一个圈套,他没得选择,只能力求打一场胜仗,好成全所有人。
他本就欣赏王奉所部。
行辕密谈后,为了笼络军心,对华北战斗群两支兵团的态度,简直是要比嫡系还亲。
赵方远:“还有一封。”
“兹电.调华北战斗群所部,南下前往明光地区,支援第31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