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血腥前夜
怀汉鹏当着一众军官的面,将绿木箱子打开。
盖子掀开后,一个个黄油纸小盒紧密的堆叠在一起,怀汉鹏拆开一个包装,里面露出黄澄澄的子弹:“长官,这是我们最新生产6.5毫米x55步枪弹。”
说着,取出一发子弹递到王奉面前。
王奉接过子弹,手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实枪测试怎么样?”
怀汉鹏扶了下眼镜:“测试过了,兼容性非常好,六五式和三八式步枪都可以使用。”
王奉点点头,投去赞赏的目光,胆子挺小,倒是有几分本事。
“产量呢?”
怀汉鹏心中估算一下:“目前就这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大概在2000发左右,后续工人操作熟练了,可能会提升。”
王奉皱眉:“就这么点?”
2000发.
日常训练的情况下,不到十分钟就能用完了、
怀汉鹏支支吾吾:“长长官,设备实在有限,等多扩充几条应该会好起来。”
王奉侧过头:“宋文杰,通知第一机床厂,加快制造生产线。”
“半个月前我从欧洲购来一批设备,昨天已经拨划给他们了,抓紧生产,人停机器不能停!”
宋文杰从人群中走出:“是!”
兵工厂需要一位得力干将坐镇,张虎等人皆为一线将官,指挥作战就够忙活的了。
赵方远是总参谋长,相当于王奉的副官,整个战斗群上上下下诸多琐事都由他打理,抽不开身。
最后一番挑选下,便由宋文杰督领兵工厂诸事。
话说那批德国机床,到货的速度有些过于快了。
王奉原本以为要走海运,最少也要辗转四五个月,才能运抵长治。
万万没想到,整个运输路线全由德方负责,直接空运到兰州,后经运城,最终抵达长治。
除此之外,还有两名科研人员,是中国赴德留学生。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归国屡见不鲜,全面战争爆发一年之内归国人数就不下两千人。
分别在第一机床厂,和第一步枪厂任工程师。
王奉将子弹放回黄油纸袋中,子弹厂拢共就一条生产线,没什么好观摩的,将毛领子军大衣的扣子按好,大步走出窑洞。
屋外。
通讯兵匆匆跑来,脸颊冻的透红。
“长官!”
“长官!第五战区司令部急电!”
赵方远反应过来,快步上前接过电报。
扫视一眼,猛地转头递给王奉。
“长官,大事不好了!”
王奉皱眉:“有什么事慢慢说,不要这么大惊小怪。”
他心中隐隐有了猜测,眼下这个节骨眼,京沪战事告一段落,除了津浦线以外,没有哪个地方会出现战事。
再或者就是山西的日军打过来了
其余几名将官闻声也围了过来。
赵方远念诵道:“兹电第五战区各部,敌于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青城,济阳间渡河,二十七日侵入济南,韩复榘败退,三十一日敌陷泰安,津浦一线告急!望各部做好战斗准备。”
王奉眉头紧锁。
日军这么快打到济南了?
电报上讲的是韩复榘败退,但他熟读战史,对此可是门清,济南一战,韩复榘可是实打实的不战而退。
不光是济南,后面的几场阻击战,韩复榘也是不战而逃,或是仅做象征性的抵抗,硬生生将日军放到淮海一带。
张虎凑上前:“又要打仗了?”
王奉双手负立,攥紧拳头:“狗娘养的小鬼子,还真是一点喘息时间都不给。”
眼下部队尚未练成,训练速度最快多久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的进度条卡在了76%,想要达到【训练有素】至少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现在是一月一。
等过再一个半月,估计台儿庄之战就要开打了。
根本来不及。
况且在这之间还有一个致命问题。
——等天气稍微暖和些,日军就要开始发动对长治地区的进攻。
地理位置上讲,长治的交通要冲,又有重兵驻扎。
日军不可能视而不见,搞不好要面临双线作战。
只能边打边练兵了。
战斗群司令部。
王奉收到了129师的消息。
赵方远侧立一旁:“长官,目前129师师部位于涉县地区,距离我部仅有90公里,其386旅驻于南太行山脉,位置更近。”
王奉看向钉在墙上的地形图:“设法联系上386旅,我军要同时面临山西,津浦之敌,尽可能多拉些帮手。”
赵方远:“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除386旅外,还有47军也驻扎于南太行山脉地区。”
王奉挠挠头,回想这支部队的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