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目的是什么
“公子,咱们按照什么规格搭建框架?”马岩问道。
杨明昭道:“就按照一个县衙,不过不着急,咱们手底下的读书人太少,先着重培养一些读书人,最起码也要能写会算。”
“如果可以话,最好能把学堂开办起来!”
马岩点头道:“小的明白了!”
“那我呢?”陈不渝见众人都安排好差事了,忍不住问道。
杨明昭看向他,笑道:“你跟着武叔,武叔,你收他做徒弟吧!”
武铮站在门外打着哈欠,闻言扭头看了看陈不渝,“不收!”
“武叔!”
“他年纪太大!”
“他的修为还不错!”
武铮用古怪的目光看向杨明昭,“这也叫不错?你看看他们,哪个不比他强!”
他说的他们自然是指赵恺和张默他们,赵恺和张默都是二十出头,修为都在后天二三层,虽然修为比不上陈不渝,但是赵恺他们年轻,都比陈不渝小七八岁。
陈不渝看看武铮,又看向杨明昭。
他自然能看出武铮是个高手,其实在他心里邓星和韩林就已经算是高手了,但是杨明昭对武铮的态度和对邓星他们的态度明显不一样。
所以他觉得武铮应该是个很厉害的武者,有可能是后天九层的武者。
好吧,他的见识还是浅薄了一点。
邓星、韩林两人就是后天九层,李大贵和杨泽两人则是刚刚突破至半步先天没多久。
说实话,让他伺候一群几乎没有修为的青壮,实在是大材小用。
“武叔,帮帮忙!”杨明昭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武铮。
武铮有些无奈,“哎,得了,只能算是记名弟子,我的弟子没有这么差劲的!”
陈不渝闻言大喜,直接上前磕头,“徒儿拜见师父!”
“起来吧,起来吧!”武铮有些嫌弃的说道。
他不是讨厌陈不渝,他就是嫌弃陈不渝年纪太大。
陈不渝都三十岁了,现在才拜师,多少有些晚点了。
“多给他些酒水喝,还有那茶叶,也给他一些!”
“没问题!”杨明昭高兴道。
拜师结束,杨明昭继续说道:“接下来咱们商量一下发展计划!”
“公子,我们是不是要去攻打大昌县城了?”陈不渝立即兴奋起来。
陈不忍和陈江华等人的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
对他们来说,能打下一座县城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至于他们现在能不能打下县城,这是毋庸置疑的。
巴蜀内的县城顶多也就有百余衙役,哪怕把巡检兵算上也不过几百而已。
若是能提前潜伏到县城之内,甚至有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一座县城。
杨明昭说道:“不着急,我们先说说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目的不就是打下县城,杀了那些贪官污吏吗?”陈不忍说道。
陈不忍比陈不渝年轻两岁,他也是个武者,不过只是个普通武者。
在这三箭谷内,除了杨明昭带来的人外,也就陈不渝和陈不忍是武者。
杨明昭摇摇头,“打下县城,杀贪官污吏只是过程,我们的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我们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陈不渝点点认可道。
“既然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我们打下县城来又该做什么?总不能把县衙的银钱和粮食分给百姓就完事了吧?”
“这样或许可以让百姓过几天好日子,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杨明昭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陈不渝、陈不忍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有想过这些问道。
张默沉思了稍许,说道:“公子,我们应该给百姓分田!”
“然后呢?”
“降低赋税徭役,取消苛捐杂税,兴修水利,劝农兴农!”张默道。
杨明昭满意的点点头,“不错,给农民分田,兴修水利,劝农兴农!”
张默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本是福海的难民,八岁的时候他跟着父母来到了星月岛,而在星月岛落户之后,官衙就开始给他们分配田地,还组织人手修建水渠,灌溉农田!
八岁的时候,他已经记事,他们家在福海省的时候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他记得很清楚。而到了星月岛之后,他们过得又是什么日子。
虽然他们在星月岛上也不算是大富大贵,但是只要他们耕种田地,他们就不会饿肚子。
而杨明昭也有这样的想法,百姓们为何吃不饱,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人祸。
百姓无田可耕种,只能沦为佃户,而成为佃户,百姓就要遭受地主的压榨。
佃租日益沉重,一旦遇到灾祸,佃户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杨家以前的佃户之所以对杨家忠诚,就是因为杨家的佃租低,而且有时候杨家还会减免一些佃租。
所以佃户们真心拥戴杨家,杨正山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数千佃户搬迁到星月岛上。
但是其他家都不一样了,佃租四成都算是低的,有些甚至规定了具体佃租,就是一年交多少斗粮食给地主。
无论田地里的粮食如何,佃租的数额都是固定的。
这看起来似乎比分成好,但实际上固定数额的佃租更容易让佃户破产。
一旦田地减产,佃户很可能还要倒贴粮食给地主。
这只是地主和佃户的矛盾,还有赋税、徭役、各种苛捐杂税,还有各种士绅地主欺压普通百姓。
官吏和士绅祸害百姓的手段多了去了,各种阴损的点子数不胜数。
官吏与士绅勾结,把自家的田转嫁给其他的普通农户。
普通农户明明只有十亩地,但却要缴纳三十亩地的赋税,那二十亩地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却要由他们缴纳赋税。
更可恶的是升斗小民连谁在祸害自己都不知道,连自己在替谁家缴纳赋税都不知道。
还有徭役,把普通百姓当私奴使用,不给钱不给粮,还逼着百姓给自己干活。这种情况在卫所最为严重,很多官员就拿着军户当免费劳动力用。